“观烟台”特稿丨拼出个姹紫嫣红“开门红”
从省委“十大创新”要求,到烟台市委“三明三强”作风建设要求; 从党代会发出“昂首阔步奋进新时代,踔厉奋发塑造新优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率先走在前”的动员令,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增强城市生长力; 从提出2023年GDP过万亿,到布局重塑重振之年…… 新年以来,烟台市动作频频。
——重要决策部署出台:●1月4日上午,市委经济工作暨全市百日攻坚动员会议召开,总结去年烟台发展“五个势”:对外开放格局重构之势、利好政策叠加释放之势、主导产业茁壮成长之势、重大项目加速集聚之势、干部队伍思进思干之势;提出今年工作稳进提质“十个奋力”要求。(详见“观烟台”前情报道:烟台起势2022!) ●2月7日,正月初七,省市同开“开春头部会”。全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围绕“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全面部署“十大创新”,对烟台提出许多新期望。(十大创新看胶东·烟台篇丨创新力,催发城市生长力) ●当晚,烟台召开“明方向明规矩明底线、强担当强本领强执行”大会。提出“三明三强”要求:以明方向为干事前提,以明规矩为立身之本,以明底线为从政坚守;以强担当为内生动力,以强本领为能力,以强执行为效果保证。(“观烟台”开年特稿丨昂扬的中国年,荣耀的烟台人) ●2月18日-21日,中国烟台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为未来五年烟台发展擘画蓝图。(“观烟台”党代会特稿丨草长莺飞二月天,烟台定调新未来!) ●2月22日-28日,烟台两会召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烟台要持续增强城市生长力,勇当“率先走在前”的时代先锋。(观烟台·观两会丨读懂高频热词,读懂烟台大势)
——重要发展利好叠加:●黄渤海新区获批,这是全省四个省级新区唯一位于海滨的新区; ●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获批,胶东经济圈融合发展开新局; ●省发展改革委发布《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行动计划》,这是长岛综试区成立三年之后的又一部五年发展规划,标志着长岛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由系统布局步入高水平推进新阶段; ●烟台44个项目入选今年省级重大项目,数量居全省头部位。164个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5852.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36.2亿元,还是全省头部……
●1月16日上午,举行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总投资487亿元的62个项目集中开工。
●1月19日下午,举行重点产业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涵盖高端装备、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的一系列优质项目签约。
●2月16日,举行“七网”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88个“七网”项目集中开工,涵盖市政公用设施网、综合立体交通网、能源保障网、现代物流网等方面。
如此高节奏的项目推进,如此高强度地推进工作,烟台向全省全国、向全市干部群众传递出强烈信号:拼了!
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和地方财力状况的重要指标。受黄金企业安全生产整顿关停影响,烟台2021年度财政收入表现低于往年正常水平。
这显然不是全省“三核”之一的正常实力体现。今年开局情况因此也格外引人关注。
虎力全开,扭转乾坤!来自烟台市财政局的蕞新数据: 1-2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收入总量列全省第3位、增速列全省第5位。 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9个百分点,税收增速列全省第1位。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4.4%,比上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
今年被烟台市确定为财源建设“集中突破年”,出台《关于全面加强财源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明确2022年-2024年,组织实施“固本培源、强基壮体”财源建设三年行动。
一手抓新项目的引进和签约,一手抓已敲定项目的“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
烟台紧紧牵住项目这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集中攻坚难点堵点,推动重点项目一季度“开门红”。
——谋划储备、筛选建库。形成省级重点项目、市级重点项目、县级重点项目、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四个项目库,其中省级重点项目164个,总投资585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36亿元;市级重点项目382个,总投资1.36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01亿元;县级重点项目764个,总投资490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85亿元;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671个,总投资约1.9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700亿元。(详见“观烟台”前期报道:上班首日,烟台敲定今年300个市级重点项目)——全力对上争取。锚定“保三争二奔头部”目标,加强重点项目对上汇报争取力度,确保省级重点项目、专项债券项目等在入选数量、投资额度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全市共有164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项目盘子,总投资585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36亿元,数量、总投资额、年度投资计划分别居全省第2、第1、第1位,其中省重大项目44个,数量、总投资额、年度投资计划均居全省第1位。争取222个项目进入2022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名单,债券资金需求1341亿元、居全省第2位。——加快项目启动建设。截至2月底,136个省级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复工116个、开复工率85.3%,300个市级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复工257个、开复工率85.7%,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58.7亿元。
来自市工信局的数据:全市规上工业企业2421家,春节假期期间,坚持生产的企业207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6家,特别是万华化学、玲珑轮胎、东诚药业、南山铝业、恒邦冶炼、鲁宝钢管、山东核电等重点企业春节期间一直坚持生产。截至目前,除17家企业因矿山整合、安全整治等各类政策性因素停产,其余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开复工。
1-2月份,全市工业税收同比增长27.5%。在骨干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区市的有力带动下,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8%、力争增长10%,确保一季度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 1月29日、30日,蓬莱化工产业园和烟台化工产业园相继获得省政府批准,烟台成为全省首个获得省级化工园区扩区认定的市。2月25日,位于烟台化工产业园的万华烟台工业园高端精细化学品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145亿元,包含8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链延伸项目,部分技术突破了“卡脖子”技术、实现首次国产化,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销售收入280亿元,利税77亿元。蓬莱化工产业园也将集中开工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中节能万润新材料一期、泰和新材纤维绿色产业化等项目,总投资约260亿元,全年完成项目投入30亿元以上。
工信局研究确定了总投资854.5亿元的100个投资过亿元重点技改项目。其中万华化学年产48万吨双酚A一体化项目,总投资62.36亿元,2022年计划投资18亿元;荣昌生物新药产业化项目,总投资49.7亿元,2022年计划投资10亿元;艾迪精密工程机械用高端液压控制阀建设项目,投资9亿元,2022年计划投资4.45亿元。
2月11日,正月十一,“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高端装备产业合作专场活动,烟台设分会场,共签约40个项目,总投资210亿元,其中,烟台在省活动签约项目数、总投资均位居全省头部位。
这是继2021年12月24日、2022年1月19日之后,烟台举办的又一场招商项目签约活动,一批优质外资项目压茬涌进。本次连线强,也拉开了烟台今年“招商引资突破年”的序幕。
今年以来,市商务局先后召开全市商务工作会议、一季度商务领域重点指标约谈会、一季度商务领域重点指标调度分析会,对稳外资、稳外贸、促消费指标进行安排部署。高点定位抓招引,起草完成《2022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要点》《关于进一步深化与日韩合作的方案》等政策文件,加快建设投资烟台产业招商平台,构建日韩欧美重点招引企业清单。举办两场“全市重点产业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组织参加“山东与世界五百强连线”高端装备产业合作专场。
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下步将继续聚焦16条重点产业链,策划组织具有影响力的招商推介活动,推动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针对3月份全市29个重点拟到资项目,“一对一”跟踪推进,确保成熟一个落地一个。以456家规上工业外资企业为重点,发挥稳外资服务平台、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大使、重点企业专员等作用,推动有条件的外资企业增资扩股。
城市建设:快马加鞭烟台市锚定“12335”中心城区建设任务,积极推进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快马加鞭推动城市更新、新城建等试点工作,为一季度“开门红”贡献住建力量。
在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方面,牢固树立“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意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将所有项目清单化、责任化、目标化、节点化,按照“周、月、季、年”绘制作战图和保障图,全力以赴推动总投资2797.79亿元、年度投资700亿元的400余项城建重点项目建设。
截至2月底,全市城建重点项目已累计开复工131项,比原定计划提前开复工46项,完成投资35.38亿元,其中市住建局承建的5个续建项目已全部复工。
积极创建国家“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以蓬莱区绿色建造产业链领建园区为“1”个核心,联动发展东部牟平区、西部福山区“2”个特色建造产业链关联园区,努力构建“1+2”发展模式,吸引国内知名研发、生产、应用企业落户园区,打造国家级“新城建”产业应用示范区。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