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黄渤海新区:“氢”装上阵竞速新能源赛道“组团出圈”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近年来,烟台黄渤海新区积极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在技术上持续创新,在项目上持续推进,在招商上持续发力,逐步集聚起一批各具特色的氢能企业。全区整体氢能产业亮点频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进入2024年以来,黄渤海新区氢能产业捷报频传,多家企业成功“出圈”,在全省乃至全国的舞台上展示出自身实力。
以刚刚过去的7月份为例,当月黄渤海新区就有两家企业分别获得省级荣誉:7月8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公布2024年认定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名单,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申报的“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及氢能核心装备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正式获批。7月19日,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发布《2024年山东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山东凯格瑞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氢燃料电池用安全零功耗引射器技术”成功入选。
而在6月初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共同主办的2024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暨展览会(FCVC 2024)期间,东德实业公司还现场首发两款氢能应用新装备,成为在大会期间的一大亮点。
此外,区内另一家氢能企业烟台明炬新能源有限公司上半年也顺利跻身山东省2024年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
“这些氢能企业的‘组团出圈’,一方面直观展示出自身的实力,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全区氢能产业整体的良好发展势头。”黄渤海新区工信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自主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上述氢能企业之所以能成功“出圈”,离不开自身创新实力的支撑。
以山东凯格瑞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专注于氢燃料电池用核心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现已实现氢燃料电池用比例阀、泄压阀、开关阀等精密阀件以及引射器、防爆气体循环泵、气水分离器、混动式氢气循环系统总成等产品的自主化生产,国产化率达100%。7月份刚刚入选《2024年山东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的氢燃料电池用安全零功耗引射器技术,就是该公司坚持科技创新的直观体现。
“这项技术基于文丘里效应进行设计,利用氢瓶端高速喷射的工作流体造成的压差,将喷射流体吸入再排出的纯机械部件,技术采用可变喷嘴结构,实现了燃料电池全工况覆盖,并集成换热器装置,提高入口氢气的温度,解决了电堆水淹的技术难题,关键工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凯格瑞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方面,东德实业公司同样具有代表性。据了解,该公司依托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体系,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自主开发、产学研合作、引进技术等方式,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保持产品技术不断升级。目前,公司申请专利高达700余项,同时参与制定了多项BOP领域技术标准。其中,氢气共轨系统DG47获得2023年“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全区氢能产业要做大做强,自主创新是必由之路。未来我们会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更多氢能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从而提升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黄渤海新区工信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黄渤海新区现有氢能领域技术研发应用产业化机构、企业约十家,基本覆盖从上游制氢到下游用氢的产业链条,“制—储—运—用”全产业链一体化集聚发展效应初步显现。
而随着东德氢能核心装备产业园等相应项目建设的推进,这种产业集聚效应未来也有望进一步放大。
东德氢能核心装备产业园项目效果图
据了解,东德氢能核心装备产业园项目由东德实业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额达6.8亿元,被列入2024年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名单。该项目于2023年9月开工,目前处于主体施工阶段,已完成总工程量69%。根据规划,项目投产后可形成年产氢气循环系统6万台、空压机6万台及制氢隔膜压缩机、离子液封压缩机和加氢站压缩机600套的生产能力,将大大提升东德实业乃至全区氢能产业的整体实力。
在推动项目建设之外,黄渤海新区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在区内集聚。今年以来,氢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总部基地项目实现签约,鏊润燃料电池核心装备项目完成产品发布。
“下步,我们将结合全区氢能产业发展实际,紧盯央企国企、三类 500 强、行业头部等企业,组建专业力量,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力争引进更多优质项目,推动全区氢能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黄渤海新区招商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