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首个“飞地经济”园区诞生:烟台开发区与栖霞市合作共建松山产业园
8月30日上午,烟台开发区松山产业园举行共建协议签约活动,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出席活动,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听取产业园建设的意见建议并讲话,烟台市副市长、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牟树青出席活动,烟台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烟台开发区领导刘建民、刘丛杰、于复晓、张绍鹏,栖霞市领导包华、唐功明、苏健、吴吉壮、孙永刚参加活动。
据悉,这是烟台首个“飞地”模式合作项目,即把“飞出地”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烟台开发区、栖霞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一定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从而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
作为产业园所在地,栖霞市将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开发区工委、管委的支持帮助下,切实珍惜难得机遇、把握重大利好,以一流的标准加快园区建设,以一流的政策保障园区供给,以一流的环境服务园区发展,全力以赴推动园区一年起势、两年成型、三年突破,努力将松山产业园打造成为产业协同发展的示范区、自贸联动创新的先导区和区域合作共建的新样板。
郑德雁指出,烟台开发区松山产业园合作共建是落实市委市政府“1+233”工作体系、振兴县域经济的实际行动和重要成果。烟台开发区和栖霞市要坚持“创新、包容、共享、共赢”原则,健全产业园合作共建机制,探索灵活高效运作方式和发展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要把产业链建在园区上,科学论证园区主导产业,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加快构建产业垂直生态体系。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高地与产业高地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培育“四新”经济,大力发展“无烟”工业,努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烟台开发区松山产业园通过探寻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新思路,克服了行政分割造成的工业布局分散、资源浪费的现象,通过优势互补,将两个区各自的资源禀赋能够形成很好的优势互补,通过飞地经济的发展达到双赢。在该园区,飞入地栖霞承接飞出地烟台开发区的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升级。转出企业一方面可以继续享受高质量的基地管理服务,另一方面还可充分利用飞入地的成本优势,可谓区与区之间合作的一次有益尝试。
在产业园共建企业家座谈会上,与会企业家对园区发展表达了坚定信心,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建设、要素配置、营商环境谈思路、提建议,郑德雁认真倾听,并积极回应,要求有关部门认真办理、抓好落实。他指出,烟台国家战略机遇叠加,“十四五”是大有可为的关键时期,正在深入落实市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全力建设更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
郑德雁表示广大企业要坚定信心、把握机遇,积极参与烟台产城融合发展,助推全面提升城市生长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悉心呵护广大企业扎根烟台发展壮大。
烟台开发区松山产业园规划面积12.1平方公里,由烟台开发区和栖霞市采取“类飞地”模式合作共建,实行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招商引资、统一政策供给、统一运营管理。
签约前,召开了烟台开发区松山产业园双边联合协调理事会选举会议及头部次全体会议。理事会选举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理事会名称、章程,选举牟树青为理事长,包华、刘建民为副理事长。理事会头部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烟台开发区松山产业园共建方案(审议稿)》。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