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州跨15村张裕万亩葡萄基地构成烟台蕞大土地流转
15日,山东莱州市朱桥镇张裕万亩葡萄基地内,随着一声“收工”口号,10万根葡萄桩全部植入地下,万米排水沟渠修砌完毕。这处由15个村庄、上万亩山丘构成的全市规模蕞大的土地流转庄园莱州张裕葡萄基地,正式进入新型经营机制运转阶段。今后,将由31个当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划片管理,分年限领取模式不同的报酬,打造全市高端葡萄产出、休闲旅游观光、产业深加工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链基地。
莱州张裕葡萄基地总面积上万亩,有效耕地面积8200亩,涉及莱州市朱桥镇东王村、西王村、前郝村等15个行政村。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人烟稀少的荒山野岭,但一夜间,新型土地经营模式诞生,引发了这片山谷的突变。“2012年,烟台张裕公司相中了这片土地,经过细致的运作,去年与1600多个农户达成协议,双方直接签订了租赁合同,至此贫瘠土地变成标准化绿色车间,700多名庄稼汉成了车间产业工人。”朱桥镇副镇长孙经国说,合同承包期为30年,前10年每亩土地租金为500元,以后每10年增加租金50元。
朱桥镇是葡萄生产传统大镇,过去多为一家一户种植模式,不仅经济效益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而且生产方式单一、葡萄品质较低下。张裕公司之所以在此谋建基地,一是此前山东省小型水利重点县项目朱桥项目区已在这其中的12个行政村实施完毕,为公司化合作经营创造了条件。二是这里的日照时数、降雨量、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气候环境和地质条件,非常适合优质葡萄种植。
“这儿发展农业种植有着诸多优势,可也有一个劣势,即土层浅、浇灌难。这让百姓在大旱之年只能望水兴叹。”张裕葡萄种植公司总经理邵春生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地百姓很快同意了优惠的土地流转方案,全市蕞大的万亩土地流转项目快速成型。
后天改先天,不利变有利。2013年春天,莱州张裕葡萄基地开始着手对土地进行深松、改良和复垦,每亩增加1吨有机肥、10立方土杂肥,使土壤不足十公分厚的丘陵薄地,变成了含土层达50公分以上的肥沃农田。而今,经一年发展,一望无际的葡萄长廊,呈现出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气息。
土地流转完毕,如何才能实现标准化、机械化的统一管理?在张裕公司的构思中,万亩基地需大量人工,要实现节约化经营,仍要靠“本土化”管理,而分布在这里的31个农机合作社就是蕞理想的“人选”。“我们把葡萄园划分成31个片区,每个片区面积从百亩到几百亩不等,然后分别交给31个农机合作社来经营管理。”邵春生对他们的经营模式毫不掩饰,“基地相当于合作社联社,31个合作社在联社的带领下,实现统一的规范化生产,农机合作社有相对经营自主权,这样,既能保证公司的利益,又能发挥各农机合作社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不仅如此,未来两到三年基地将发展旅游观光以及产业的深加工,把葡萄园的建设和休闲旅游产业相结合,大力发展葡萄观光产业,构建葡萄酒文化广场、葡萄酒购物街区、葡萄酒景观道路等特色产业体系,整个产业链条打算在2016年打造完成。”对于未来张裕朱桥葡萄基地的发展,朱桥镇与葡萄基地都有清晰的规划和定位。
农户转让土地,公司注入资本,合作社负责管理,这套土地流转模式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当前,4800位农民将土地流转给基地统一管理,不仅可按期获取租金,而且大部分人转身产业工人,平均每人年工资1万元。“如果管理到位,一亩地能产优质葡萄1800斤,盈利效益相当可观。”前郝村农机合作社社长郝玉吉说,生产资料由基地购置,合作社可从零起步,这样,农机合作社买机器可以享受到国家的农机补贴,一直困扰合作社发展的技术、资金障碍破除。“我们目前跟洋品牌的竞争主要体现在质量和性价比上,通过机械化种植是降低葡萄成本、提高葡萄质量的必然选择。”张裕公司总工程师李记明博士介绍,目前,张裕葡萄莱州基地已完成投资4500万元,栽种了赤霞珠、蛇龙珠、贵人香等名贵葡萄250万株。三年后,每年能为张裕公司提供3500-4000吨品质上乘的葡萄原料,届时将会大大增加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经营许可证:桂B2-20180072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