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星辰大海!东方航天港卫星数据产业园激活“星空之力”
大众网记者 王艳 汤淼 陈晓 通讯员 亓建亮 曲慕娴 烟台报道
随着一支支火箭的腾空而起,中国唯一的海上发射母港东方航天港,开启了奔向星辰大海的征程,也带动着烟台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奔赴梦想。追梦的征程,没有休止符。东方航天港卫星数据产业园的建设成为逐梦星空的又一“里程碑”事件,为海阳“天之蓝”靓丽名片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2月31日,“参”入烟台 拥“鲍”大海2023烟台商务媒体行走进东方航天港卫星数据产业园,身临其境感受烟台航空航天产业的飞速发展。
“东方航天港卫星数据产业园占地280亩,总投资20亿元,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东方航天港卫星数据产业园主要建设卫星数据智算中心、卫星智能AIT中心、综合运维楼,孵化办公楼、院士工坊等,是集数据存储、灾备、超算、交易、科研服务、科技孵化为一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综合产业基地。该项目是山东省重大项目,入选山东省行业节点。
走在卫星数据展示中心展馆内,采访团被深深震撼。在“东方航天港”多媒体数字沙盘前,可临海而望,一览无余航天港总体风貌;在“海之阳”主题艺术装置前,“一轮朝阳”讲述海阳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海上发射新能力”主题艺术装置的星空之下,可全程浏览从火箭发射至太空的“中国航天智慧”……作为集规划展示、学术交流、研究研讨等功能为一体的权威性展示平台,卫星数据展示中心成为东方航天港一张从“海之蓝”到“天之蓝”的靓丽名片。
园区内,卫星数据智算中心项目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目前已与百度云正式达成卫星数据运营合作,实现120P算力,将全面满足武汉大学、陆海空间、东方时空三家单位的存储需求。东方慧眼项目是由300颗光学遥感卫星、高光谱卫星和SAR卫星组成的低轨对地观测卫星星座。总投资约185亿元,建设期限9年。星座采用通导遥一体化设计和星地智能化处理技术,首颗试验星“烟台1号”已于2023年1月15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星座建设迈出实质性一步。
另一边,卫星工厂正在加紧规划,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2024年竣工投用,可年产20颗卫星。建设卫星数据园共享式智能卫星总装测试厂房、无人机总装产线、卫星核心配套生产线,用于支持“东方慧眼”星座项目、航天宏图星座整星总装测试、蕞终前沿卫星射频芯片和相控矩阵生产等项目能力落地,形成卫星总装、重要载荷生产能力,完善卫星研制产业链,并可市场化接单。
除此之外,火箭派航天应用海阳产业基地项目(一期)、东方慧眼星座项目、“开放地球引擎OGE系统平台”项目、蕞终前沿卫星终端组装测试工厂项目等一个个单元正在东方航天港卫星数据应用中心项目内落地、变现。随着建设的推进,东方航天港卫星数据应用中心项目将利用海阳市清洁能源优势,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卫星数据应用科创孵化器,实现从星箭制造、发射、数据存储、处理、交易延伸至空天信息服务的商业航天全产业链闭环,助力海阳航空航天产业发展。
东方航天港卫星数据产业园的崛起是海阳布局航空产业全链条的缩影。从保障发射任务到延伸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东方航天港的每一步发展都备受关注。按照“前港后厂、相对集中、区域联动、特色鲜明”的思路,东方航天港规划了“一港三区”的空间布局,以发射优势导入火箭的总装总测,进而引进固体运载火箭的动力及高端智能配套,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港产城融合发展,打造一个全产业链、高附加值、带动能力强的航天产业专属区。
从火箭生产制造及发射的“双料基地”到探索空天信息服务广袤星空,海阳东方航天港加快产业培育步伐,强力隆起产业高地。海阳市正全力打造集海上发射、星箭产研、卫星应用、配套集成、航天文旅于一体的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努力将海阳建设成为商业航天的新高地、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区。
【更多新闻,请下载海报新闻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8/106597009】
唐艺昕穿一字肩花朵裙 优雅娇俏女人味十足
2021烟台春季车展将于4.8-4.12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版权声明广告业务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 Email: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