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阶段见证烟台成长之路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46.6亿元,为烟台尽早迈入万亿经济奠定了基础。
裕龙岛炼化一体化、LNG系列项目进入大规模实施阶段;发出了全省头部度核电、头部度海上风电……
烟台先进结构材料和生物医药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8.3%;上市企业增至55家。
并且落户了国家电投核能总部,半岛南3、4号风场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海洋牧场总面积达到130万亩……
自贸区烟台片区五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突破百亿美元,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强化与日韩之间的产业交流。
结合“12334”中心城区建设思路,围绕“一核突破,两带提升,三环支撑,三港协同,五城驱动”的思想,开始从交通、旧改等多方面入手,打造高质量滨海城市。
对外:龙烟铁路、潍莱高铁建成运营;烟台到济南实现100分钟“一站直达”;便利的交通缓解了烟台交通末端城市的尴尬。
对内:德润、山海等城市快速路开工建设、新改扩建道路31条、改造农村公路8210公里,基础交通建设也开启了全面铺盘。
对于烟台来说,万亿经济是烟台要挤进的“快车道”,因此2022年烟台依旧需要提升自己。
2022年是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决战之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2月11日,烟台举行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签约的12个产业项目集中于高端装备研发制造领域。
面对如此快节奏的开工,大家都在猜想:今年烟台可能超前完成任务迈入万亿经济。
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左右。
今年在黄渤海新区及众多项目带动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是不是有点低调了?
且不说是否会轻松完成目标,但扩大内需,增强经济拉动力是当下烟台需要打的一场“硬仗”。
扩大内需方面:烟台将完成主城区27处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打造3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样板;升级10个夜间经济消费区;引进20家以上品牌首店。
据了解,芝罘区将推进吾悦广场等大型商贸综合体建设,培优广仁路等4个特色街区,引进国内外一线个以上。
另外,还将高标准建设世界设计公园、国际设计小镇;加快海上世界金融中心建设办好海岸生活节、音乐节等活动。
做强2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6条重点产业链全部建立“链长制”,完成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主体工程60%;
推进万华乙烯二期及延链补链项目、加快福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蓝色药谷生命岛首期竣工交付、先期入园企业投产……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中日韩“海上高速公路”,打造烟台RCEP合作示范基地。
计划全年引进重点产业链项目100个以上、三类500强项目150个以上、央企强企二级总部3个以上,实现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4500亿元。
汇聚高层次人才15万人以上,真正做到产才融合,以产业、人才为动力,推动黄渤海新区破题起势。
未来5年依旧聚焦构建“1+233”工作体系和“12335”中心城区建设格局,全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新时代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
到202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万亿元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000亿元。
继续提升自贸区、综保区、中韩产业园等开放平台能级,以及高标准建设黄渤海新区。
到2026年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万人,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5.2亿吨;
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7000亿元,成为链接东北亚、联通东三省、促进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城市。
继续实施“9+N”制造业集聚培育工程,做强16条重点产业链,培育千亿级企业2家以上、百亿级企业15家以上。
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东方航天港、黄渤海南岸高端低碳新材料产业基地、百万辆整车基地等海洋产业也是重要发展领域。
未来将全面实施海洋牧场“百箱计划’争创蓝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海洋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
形成“12335”中心城区建设格局,全面完成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高品质建设美好社区。
建设综合立体的枢纽城市,加快建成“一横两纵”快速路网,开通市域铁路公交化列车,继续补足内部交通短板。
另外,以夹河为山海轴线缝合两岸资源以向善街为文化轴线串联城市遗产,城区历史底蕴进行整合,激发中心城区文旅发展。
“过去、现在、未来”,这次两会对烟台进行了全方面的解刨分析,相信大家对城市未来发展也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
后续,烟台问家也会根据“两会”内容,进行更为详细的探讨,大家可以持续关注。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