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海洋文化生态助力烟台文旅产业集群发展
海洋文化生态助力烟台文旅产业集群发展
烟台市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朝阳街已经投入运营
2月19日,在山东省烟台市文保单位协增昌绸缎百货店旧址,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窗户剪纸、传统锔瓷、旗袍制作……由百年文保单位提升改造而来的山东手造烟台综合展示中心,展出诸多带有浓厚胶东海洋文化特色的民俗技艺。烟台市民王启德老人特意带小孙子来体验,他说:“烟台是滨海城市。这座城市的历史与大海密不可分。盼着这些非遗民俗能吸引更多游客深入了解我们烟台。”
山东手造烟台综合展示中心的打造,是烟台市重视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文化生态为目标,近两年烟台市坚持融合化、精品化、智慧化、全域化、生态化理念,聚焦项目提能、消费提振、主体提质、业态提升、宣传提效、环境提升6项重点任务,培强海洋休闲度假产业,建设北方海洋休闲度假目的地,助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新时代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取得阶段性成效。
作为胶东半岛的龙头城市之一,烟台市区位优势明显。烟台市突出海洋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激活“蓝色引擎”,着力培育滨海旅游雁阵形产业集群。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滨海旅游雁阵形产业集群实现年营业收入632.2亿元,为打造“仙境海岸·鲜美烟台”海洋文旅目的地品牌注入强劲动力。
来自济南市的自驾游爱好者张齐,蕞近打算趁************,到烟台市逛一逛。按照往年的习惯,他需要自制旅游攻略,提前找好停车、住宿和吃饭的地方。但是今年,他不用再操心。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委托相关单位,已经遴选公布多条凸显海洋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衣食住行,面面俱到。
山东长岛-辽宁旅顺“渤海列岛游”
为给游客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烟台市着力升级产品集群。比如滨海游方面,烟台市以自驾游、沙滩游、体育游为重点,打造滨海游知名品牌。以仙境海岸旅游路为引领,培育打造海岸打卡、海岛度假等8个主题、20条自驾游精品线路。海上游方面,培育芝罘湾海上看城游、崆峒岛环岛游、长岛至旅顺渤海列岛游等海上游品牌线号”、清泉海洋等海洋牧场旅游品牌,成为海洋渔业与海洋旅游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新标杆。
2022年以来,烟台市编制实施《烟台市滨海一带旅游船码头布局规划》,统筹提升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洋牧场、葡萄酒庄等特色吸引物,完善独具海洋特色的滨海服务设施,全面升级滨海游、海上游、海岛游,打造养马岛至三山岛滨海一线“仙境海岸”旅游带。
大项目,是吸引游客体验海洋文化、实现滨海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过去几年,烟台市突出大企业、大项目,实施核心景区拉动、重大战略驱动、大集团链条延展、度假区集聚、成熟品牌引进5个项目生成模式,打造强力引擎。培育了烟台蓝天、蓬莱阁文旅、长岛旅游、张裕文旅等国有集团,南山旅游集团、八仙过海旅游集团等民营龙头。
围绕建设优势产业集群,烟台市培育了文化体验、海上文旅、海岛文旅等六大集群,成功打造《梦寻仙山》海岛光影演艺项目等演艺品牌。同时,当地发挥烟台海洋牧场全国领先优势,开创“蓝色粮仓+蓝色旅游”新模式,打造“耕海1号”、清泉海洋等8个集养殖、观光、垂钓、住宿、餐饮、娱乐多功能一体的海上度假IP。
烟台市崆峒岛加快建设崆峒胜境,计划总投资43亿元,打造中国首家神话沉浸式文化主题旅游度假岛。当地还发挥亚洲唯一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城优势,打造了以张裕、丘山谷等为代表的全国独树一帜的葡萄酒旅游集群。
科学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是烟台市近年来实现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加速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烟台市成立由市党政主要领导人任双组长的文化旅游发展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双链长、一链办、一联盟、一基地、一园区、两平台”文旅产业链长制工作体系。先后出台《烟台市开展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工作实施方案》《烟台市文化旅游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等文件,每年安排文旅惠民消费专项资金1000万元,出台对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奖励500万元等支持政策。
针对文化旅游企业普遍反映的人才紧缺问题,烟台市加强文旅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产业人才招引、培育、储备机制,建设产业经营、产业技能、行政管理等7支队伍。组建人才联盟,建立人才信息库,发布人才政策,定期举办招聘会。成立烟台旅游智库和旅游院校联盟,鼓励高等院校与企业共建人才实训基地。烟台市提出,利用两到三年时间,新增600名中高级专业技术和技能文旅人才。
同时,烟台市还在山东率先开展文旅用地用海保障政策探索。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印发的《关于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动旅游点状供地政策突破,支持使用未利用地建设文旅项目,鼓励城市转型退出的工业用地根据相关专项规划用于发展文旅产业。对纳入市重大项目清单的文旅项目,由市级优先保障用地指标;对投资2亿元以上的民宿聚落、5亿元以上的文旅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
原标题:《中国文化报 海洋文化生态助力烟台文旅产业集群发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