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山东烟台:走高新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记者 陈诗君):7月29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山东烟台。烟台地处山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渤海,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向海而生、因港而兴是烟台的显著特色,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是烟台的核心优势。
海阳东方航天港:建设国际一流的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
2019年6月5日,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以山东烟台海阳港作为发射母港,在黄海海域成功实施我国首次海上发射。这是我国探索航天发射新路径、开辟商业航天发展新模式的重大战略举措。
仅仅4年时间,东方航天港常态化海上发射态势正逐步形成,占地34.19平方公里的产业新城已雏形初现,集海上发射、星箭制造、配套集成、数据应用、航天文旅为一体的百亿级商业航天高科技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截至目前,已成功保障海上发射5次、累计发射卫星37颗。
“耕海 1 号”:探索海洋牧场多元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为践行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和海洋强省战略,山东海洋集团投资建造了“耕海1号”全国首制装备休闲型海洋牧场综合体项目,项目位于烟台市莱山区渔人码头以东四十里湾海域,宛如一条璀璨夺目的项链镶嵌于海面之中。
据悉,“耕海1号”在设计、建造和拖航坐底过程中还克服了多项技术难关,如淤泥质海底承载力不足、三型透水构筑物精确定位和薄板结构变形控制等问题。同时,创新性实现现代海洋渔业、海洋工程技术和海洋文化旅游一二三产业深度有机融合,开创了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新模式。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化运营的化工新材料公司,万华烟台工业园是其九大生产基地及工厂之一。万华始终坚定自主创新的“道路自信”,紧扣“双循环”“双碳”目标等战略方向,持续塑强技术创新这一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万华已申请发明专利5000余件,累计实现全球首创技术11项,打破“卡脖子”技术31项。其中,MDI制造技术完成第7次迭代升级,单套产能达到120万吨/年,是国外同行的2倍;尼龙12全产业链技术共6套装置2022年一次性开车成功,打破德国赢创(Evonik)垄断;2万吨/年高硅共聚碳酸酯产品2022年开车成功,打破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独家垄断,填补我国耐极寒材料空白;还有聚烯烃弹性体、超高压电缆料等一大批“卡脖子”材料已完成中试验证,将于2024年实现产业化,为强国之路贡献更多万华力量。
泰和新材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全国蕞大高性能纤维生产企业
产业园由泰和新材集团投资建设,是黄渤海新区重点打造的二十大专精特新产业园之一。泰和新材集团业务横跨高性能纤维、特种纸等多个领域,拥有氨纶、间位芳纶、对位芳纶三大板块和十大产品体系。其中,氨纶产能全球第5,间位芳纶产能全球第2,芳纶纸产能全球第2,对位芳纶产能全球第4。
公司新近开发的ECODY绿色印染技术,针对生物基纤维制造的面料,在染色过程中不添加盐和碱,没有污水排放,可以大幅度减碳减排。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西全说:“我们一直以攻克卡脖子技术为己任,先后填补氨纶、间位芳纶、芳纶纸、对位芳纶4项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当前,公司正围绕智能穿戴纤维、绿色制造技术、海洋生物基材料、新能源汽车、信息通讯、绿色化工六大赛道展开创新活动。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