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区2024年这样发展海洋工程产业链成果不少!
融媒1月22日讯(记者 武峻平 摄影报道)今日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聚力链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
2024年,蓬莱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执行烟台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蓬莱19平方公里海工研发总装、配套、物流产业园区”的工作要求,以打造海洋工程全产业链集群为总思路,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理念,高标准打造海工装备产业园。目前园区共有世界500强企业6家、国企央企5家、上市公司4家,配套关联企业多达130家,覆盖海工、船舶、风电、制氢等多个领域。先后荣获“山东省海上风电特色产业集群”“山东省海洋工程特色产业集群”等称号,并在2024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综合评价中位列第8位。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组建了一支高效的管理团队。成立海工产业指挥部,落实“指挥部+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平台公司+职能部门”的“五位一体”管理运行机制,组建了规划招商、项目推进、征收征迁等6个工作小组,建立“每周例会、分级负责、三级解决、清单销号”工作制度,按照“下沉一线、现场办公”的工作要求,靠前服务、全程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协调解决项目手续办理、土地征迁等40个大类140多项问题,及时有效破解了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卡点、难点问题,为海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是制定了一个高标准的产业规划。蓬莱“港深、线长、腹阔、气候优良”,具有发展海工装备产业的天然优势。我们按照“高标准定位、大格局培育、全链条谋划”的思路,聘请中船综合院高标准开展园区规划,提出了“一链双基地”的布局思路。“一链”即海洋工程全产业链,“双基地”即东、西两个制造基地:东部区片以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为核心,布局高端海工装备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西部区片以栾家口港区和京鲁船业为重点,布局绿色新能源船舶修造基地。本次规划以前瞻性的视角,明晰了园区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为海工产业发展催生了广阔机遇。
三是营造了一个优质的要素保障环境。为服务好项目落地,我们围绕海工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对园区基础设施进行了高标准改造:投资6亿元新建了蓬莱东港10万吨级泊位,进一步提升港口吞吐能力和运输效率;投资6.6亿元建成220kV战山站及110千伏线路送出工程,有效保障了园区企业和项目的用电需求;投资8500万元改造大件运输通道、海工路、天津北路,在提高道路运输能力的同时极大减少企业的运输成本。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极大提升了园区承载能力,为海工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优质的要素保障。
四是落地和储备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全力以赴抓项目、育企业。一方面,继续扶持巨涛重工、京鲁船业、大金重工等本土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企业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谋划扩能扩产项目,积极争取海外订单。2024年骨干企业实现产值120亿元以上。目前,巨涛重工、京鲁船业、大金重工等企业手持订单约500亿元。另一方面,通过以商招商、会展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种模式相结合,全力吸引一批带动性、示范性强的好项目、大项目落地。2024年我们招引世界500强项目3个、上市公司项目1个,总投资额超160亿元,其中现代重工和上海锅炉厂项目均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山东送变电海缆基地、海工防腐等10个在建项目进展顺利;新加坡海庭、MICO集团氢燃料电池、中广核海上风电等20个项目正在跟踪推进。通过卓有成效的招商引资,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纷至沓来,有力推动了蓬莱海工产业的集聚发展,为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海工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