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新华全媒头条|逐绿前行向未来——山东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观察

admin3周前 (03-09)烟台产业信息5

  新华财经济南6月4日电黄渤海上,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牧场迎波“共舞”,融合发展实现降碳减排;胜利油田,二氧化碳从工业尾气变身“驱油”功臣,更多“绿色油”注入能源饭碗;黄河北岸,前沿产业纷纷落子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齐鲁大地,一幅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画卷徐徐铺展。

  2022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以此为新起点,产业体系完备的经济大省山东,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集群聚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塑造发展新优势。

  碱水和豆油通过软管进入设备,迅速发生反应,产物排入含有酚酞试剂的收集瓶中,生成粉红色的溶液。

  这是记者在山东豪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看到的连续流微反应器演示的皂化反应。公司副总经理唐立星说,连续流微反应器能够实现反应和换热同时进行,大幅提高换热效率,在工业化应用中可实现能耗节约30%至50%。目前,豪迈公司已成功研发出适用于硝化、氯化等10个危险化学反应的连续流技术及装备,探索出精细化工领域更为安全的生产模式,助力化工行业转型升级。

  山东是化工产业大省。据介绍,近年来,山东以“减量、整小、上大,减油、增化、延链”的思路优化石化产业布局,推动钢铁行业降能耗提质效,全省万元GDP能耗持续下降。同时,聚焦冶金、化工、轻工等重点产业,持续加大技改力度,延长产业链条,让传统产业焕新发展。

  借助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机遇,传统工业企业纷纷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迭代。

  在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一号工厂生产车间,记者看到,穿梭于各个装配区域之间的,不是员工,而是自动化叉车等运输设备。只需要设定好程序,它们就可以将一批批物料运送到指定位置。

  “2004年建厂时,自动化率不到20%,如今这条生产线%。”股份有限公司一号工厂厂长助理吴连伟介绍,工厂研发机器人技术、视觉技术等,持续推进生产线自动化改革,并整体推动智能物流在发动机领域的有效应用。目前,工厂已经在加工、装配、物流、测量四个方面实现自动化,大大提升生产效率。

  青岛即发集团年产1000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产业化生产线平稳运营,整个过程不需一滴水;位于东营的中金岭南公司探索炼铜工艺“三段”变“两段”,实现节能20%以上;济宁龙拱港将海港理念引入内河港口,突破了磁钉定位导航限制,定位精度达2厘米以内……从产业源头抓起,在创新上下功夫,山东传统产业通过科技赋能加快蝶变。

  “天上有星、陆上有箭、海上有船”,聚焦海上火箭发射的航空航天产业正在滨海小城海阳市迅速崛起。

  从总装、测试,到出厂、发射,再到配套服务,商业航天产业全产业链企业都能在海阳找到。东方航天港(山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华说:“我们全力打造火箭技术准备、星箭对接、码头合练、远控测发、测控通信、出海转运全链条功能模块,力求形成‘前港后厂、北固南液、系统集成、出厂即发射’的能力布局。”

  海阳航空航天产业,是山东以“政府+链主+园区”模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缩影。近年来,山东提速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节能环保等全产业链发展,培育济南空天信息、青岛人工智能、烟台东方航天港等未来产业集群,培育“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180个,总规模达8.9万亿元。

  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比亚迪乘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园项目二期即将交付。“济南2023年生产整车24万辆,今年目标是30万辆。”集团山东省总经理徐磊说,比亚迪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结合全产业链核心技术优势,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促进山东汽车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着眼未来,以新促转。山东在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中交出亮丽的“成绩单”:集中培育32个省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5个省级未来产业集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10家;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鹏辉能源储能电池等项目加快建设。

  与此同时,数字赋能成效显著。漫步在青岛海尔科创生态园,车辆余位实时监测系统可让员工实现“零等待”通行;智慧门禁系统可在0.3秒内完成人脸识别无感通行;“楼宇大脑”能根据气象数据、室内外温湿度、人流分布等智能调节能耗……一个个智慧场景触手可及。

  山东省工信厅厅长张海波介绍,山东近年来开通了全国首个数据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累计建成5G基站22万个,2023年全省信息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

  系统变革: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在山东,无论政府还是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已成为谋划发展的深层动力,降碳、减污、扩绿也正在改变这个经济大省发展的底色。

  威海乳山市,海风阵阵,一处处工地塔吊林立,一个个车间繁忙有序,明阳智能、远景能源等海上风电及海工装备领军企业齐聚于此。

  山东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山东正加快建设胶东半岛核电、海上风电、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等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成投运国家首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1000万千瓦项目2023年4月纳入国家第三批大型风光基地清单,海阳核电二期工程全面进入土建施工高峰期。截至4月底,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突破9800万千瓦,新型并网装机超过448万千瓦。

  “不仅仅是能源领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说。

  山东通过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分步出台若干措施和实施方案,全面提升各行业能效标准。

  ——追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成为企业共识。

  在日照市经开区,亚太森博(山东)浆纸有限公司通过生物质废弃物发电实现能源基本自给自足,每年降低300多万吨碳排放,节约120万吨标准煤;烟台冰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将临近厂区产生的二氧化碳废气提纯制成高纯度液态二氧化碳,用于焊接、干冰生产等多种行业。

  ——看不见的碳排放正成为社会发展有形的标尺。

  一些近零碳城市、近零碳园区、近零碳社区开始发挥示范效应:青岛市市南区充分利用工业余热、潮汐能、太阳能等能源,把既有社区改造成“零碳社区”;京台高速济南服务区利用光伏发电配合及综合能源管理系统,每年减少碳排放超1700吨;长岛所辖的大黑山岛成为全国首个负碳超过200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负碳海岛”。

  生态优美、环境安全,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内涵之一。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侯翠荣介绍,山东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2023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连续第三年达到“30+”水平,优于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10%以上;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84.3%,超年度目标15.7个百分点。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争先谱新篇。山东省发改委主任孙爱军说,当前的山东,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更优了,发展动力更强了,质量效益更高了,山东有底气、有信心推动经济持续向好、长期向好。(记者栗建昌、王阳、邵琨、丛佳鑫)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yantai.021cf.cn/index.php/post/10416.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十大创新”看烟台烟台狠抓科创平台建设打造科创平台“省队”“国家队”

“十大创新”看烟台烟台狠抓科创平台建设打造科创平台“省队”“国家队”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屈晨晨 摄影 汤淼 烟台报道   9月29日上午,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以“十大创新”引领改革突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通报各牵头部门推进“十大创新”工作情况。会上,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晓智介绍,近年来,烟台市狠抓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调动全社会力量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并取得明显成效。下一步,将在平台建设...

“河套”连深港加速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科技园区

“河套”连深港加速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科技园区

  塔吊林立,机械轰鸣。深圳市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科创园区里重大工程项目进行得如火如荼,奏响活力绽放的序曲。2月22日,“未来已来·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深圳市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科创园区,感受深港协同发展。   图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科创园区。(张荣耀 摄)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南部...

【烟台开发区】八角湾畔听贸声自贸烟台在上海孵育产业新军

【烟台开发区】八角湾畔听贸声自贸烟台在上海孵育产业新军

  烟台开发区早班车&烟台开发区微生活小编真朋编辑整理的消息:   8月17日上午,在中国(山东)自贸区试验区烟台片区上海科创离岸双向孵化基地的一间会议室里,几名工作人员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公司下一步发展规划。王旭东正是其中一员,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去年,王旭东和他的团队入驻孵化基地,今年4月,在烟台自贸片区注册成立了公司。对...

【烟台开发区】烟台开发区建区37周年:城市高速发展见证科创的力量!

【烟台开发区】烟台开发区建区37周年:城市高速发展见证科创的力量!

  原标题:【烟台开发区】烟台开发区建区37周年:城市高速发展见证科创的力量!   回望来路,科技创新始终是贯穿烟台开发区发展的主旋律。从0到1,从盐碱荒滩到崛起278家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到219项科技成果国际领先,科技创新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次跨越,都在铸造一个科技强区梦。   经过37年的创新发展,开发区的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

【烟台开发区】烟台开发区踔厉奋发开启新一年

【烟台开发区】烟台开发区踔厉奋发开启新一年

  新年气象新、精神足,2022年的烟台开发区,在一派繁忙景象中开启:重大项目紧张有序加快建设,工业企业按照计划开足马力生产,各部门单位拿出蕞好精神面貌服务群众、助推发展……开发区上下弘扬“严真细实快”作风,只争朝夕、创新实干,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1月4日,室外气温逼近零度,烟台大学开发区科教园区项目施工现场却热气腾腾。工人们干劲十足,相互打气的吆喝声与钢...

【自贸风向标】烟台开发区219项科技成果国际领先 奋力打造全域科创之城

【自贸风向标】烟台开发区219项科技成果国际领先 奋力打造全域科创之城

  回望来路,科技创新始终是贯穿烟台开发区发展的主旋律。从0到1,从盐碱荒滩到崛起278家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到219项科技成果国际领先,科技创新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次跨越,都在铸造一个科技强区梦。   经过37年的创新发展,烟台开发区的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临港园区企业有福了专属金融方案再升级

临港园区企业有福了专属金融方案再升级

  与临港集团的合作成果——“临港园区科创贷”专项方案升级推出3.0版。   2021年,双方结合科创企业特点推出“临港园区科创贷”专项方案,目前方案已惠及560家科创类企业,授信金额超78亿元,其中有一大批从未接触过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   据介绍,3.0方案在申请线上化、准入数字化、授信定制化、服务综合化的基础上,蕞新突出三个聚焦。...

临港集团董事长袁国华:“常熟绿洲芯城”是临港集团继大丰园区之后又一大战略落子

临港集团董事长袁国华:“常熟绿洲芯城”是临港集团继大丰园区之后又一大战略落子

  6月21日,由上海临港600848)、光华集团、常熟辛庄镇人民政府等共同打造的常熟绿洲芯城正式开园。临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在开园仪式上表示,“常熟绿洲芯城”正式开园,是临港集团落实各方领导指示精神、深化沪苏产业合作、推进长三角加快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临港集团服从服务国家战略、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的重要举措,临港集团将与各方紧密携手,为推进跨区域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