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莱阳经济开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

admin9个月前 (09-28)烟台产业信息35

  为科学指导开发区实现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使开发区成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制定本规划。

  开发区坚持以创新管理体制,优化投资环境为先导,以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承载能力为平台,不断加大招商力度,积极培育优势产业,不断推进转型升级,积极提升竞争实力,不断盘活闲置企业,积极促进提质增效。

  (一)主导产业框架日臻完善。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17家,其中三类500强企业项目19个,上市公司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食品产业加工总量55万吨、出口创汇4.2亿美元;引进山汽、舒驰两家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设计产能25万辆;获批省级化工园区,落户企业20余家,形成了绿色食品、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等主导产业体系。

  (二)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已形成“五纵五横”发展主框架,实现“九通一平”,修建道路、管网294公里,新建5G基站31个,设有特勤消防站、智慧园区综合管控平台、环境预警体系等设施。投资3亿美元建成投用光大静脉产业园,年可处理污水1400万吨、生活垃圾30万吨、工业固废6万吨。

  (三)对外开放步伐显著加快。2018年以来,引进过100亿元项目2个、过10亿元项目11个、过亿元项目2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0.5亿元,储备过亿元项目53个。把开发区作为莱阳莱西一体化发展先行启动区,签订合作共建“备忘录”,设立“双莱联席会议办公室”,合资1亿元组建了省内首个跨区域一体化的平台运营公司,目前14项重点合作事项正有序推进。

  (四)体制机制创新成效初显。全市竞聘23名优秀干部充实园区队伍,领导班子职数按1正3副配备到位,实行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一肩挑”;剥离16大类170余项社会事务,设立5个工作部,建立起高效、精干的扁平化工作体系。创新“党工委+”等工作体制,成立2家国有公司、2家国有控股“双招双引”投资平台公司,引进国机集团、中铁投等战略合作伙伴,增强了市场化运营能力。

  五年来,开发区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急需补齐的短板,面临严峻的发展压力。

  一是规划和基础配套仍有欠账。目前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尚未到位,影响了园区总规修编,制约了园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初步规划,仍需新建改建园区道路23条、82公里,铺设各类管网466公里。

  二是产业发展质效还不够高。产业链条整体偏短,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规上工业企业入园率69.7%,还没有形成完备的产业生态。比如,山汽的210家零部件配套企业中,整车生产配套自给率仅占15%,多数零部件需要外配。又如,土地利用效能不高,土地贡献率达到31万元/亩,百万元税收占地18.2亩。

  三是体制机制创新需要加强。目前园区运管团队主要由机关工作人员转隶组成,专业化招商、市场化运营能力相对不足;产业配套扶持政策尚不完善,产业基金组建还没有破题,园区融资、人才招引、科技创新等方面比较薄弱。

  紧紧围绕市委“1+233”工作体系,突出开发区在“双莱”一体化发展中的桥头堡地位,以打造产城融合典范、城乡融合标杆、同城合作样板、绿色发展表率为目标,应势借力推动“双莱”开发区抱团发展、联合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力争进入全省综合评价前80名。

  1.食品加工产业。区内规划了6.6平方公里的食品工业园,引进了龙大集团、鲁花集团、春雪集团、山东一品堂等龙头骨干企业;拥有主板上市企业1家(龙大肉食),产品涵盖食用油、调味品、饮料、肉禽加工、冷冻蔬菜、冷冻水果、油炸食品、FD食品、调理食品、肉食、保健品等;食品加工能力55万吨,出口能力达到25万吨,年创汇额3.2亿美元以上,食品加工总量和出口创汇额分别占莱阳市食品加工总量的70%和出口创汇总额的近50%。莱阳市是全国县域经济中食品加工规模蕞大、食品门类蕞多、食品安全标准蕞高的县级市;食品加工行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规模效益非常明显。

  2.新能源汽车和装备制造业。区内规划了11平方公里的新能源汽车和装备制造产业园,重点发展新能源中轻卡、客车、物流车、特种车等产品。山东汽车产业园、舒驰新能源客车两个龙头项目,均列入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园被省政府列为全省新能源汽车四大整车生产基地之一。海尔智慧厨电项目是海尔在国内蕞大的厨电生产基地;昇辉智能科技的智能家居、控制设备、智慧城市等软硬件服务,全面提升了开发区在该领域制造业的水平。机械加工和汽车制造是莱阳市的传统产业,具有历史悠久、技术工人多、产品门类齐全等优势,是山东省内唯一一个拥有卡车和客车2个生产资质县级市,新能源汽车和装备制造业发展潜力巨大。

  3.高端化工产业。区内规划了 13.03 平方公里的化工产业园,2018 年经省政府正式批复,是山东省 75 个综合性化工园区之一。目前已落户了巨力精细化工、盛华新材料、归源生物科技等 20 多家企业,形成了以 TDI、有机光电材料、生物制药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目前化工产业园内道路、绿化、供水、供电、燃气、蒸汽、排水、排污、消防、污水处理、危废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已基本完成,园区智能化建设工程已接近尾声,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为项目落地和园区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新能源汽车“十四五”产业发展目标与战略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握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战略机遇,以打造全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为战略目标,以产业链关键环节建设为途径,以重大项目和园区建设为抓手,重点发展新能源商用汽车整车;大力引进国内外零部件领先企业,积极发展传统零部件、电机电控电池新能源零部件等两大领域,加快培育智能网联汽车等相关领域,逐步延伸和完善园区的整车产业链,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辐射带动力强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体系。

  积极推进整车产品规模化、重要部件本地化、关键技术自主化、产品应用多样化,初步建立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品牌产品为支撑的研发、制造、售后服务体系,初步形成部分类别重点整车和重要部件国内领先优势。

  核心零部件是发展核心。核心零部件定位是传统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两个板块。加大对底盘、车身轻量化等零部件企业的引进,打通零部件向高端化,形成零部件产业集聚。积极引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环节,形成电机、电控、电池、整车完整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是重要方向。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短期内加强基础研发,加强动力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研究。通过引进国内外合作企业,在莱阳建立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完善汽车工业发展保障。一是配套建设加氢站、充电桩等配套设施,为新能源汽车打造良好的发展基础;二是发展汽车报废拆解回收行业,为汽车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①山东汽车商用车二期新能源项目总投资30亿元,一期项目已竣工投产,2020年生产中轻卡1.3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税收4500万元。预计2021年生产中轻卡1.6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税收5700万元。二期项目分两部分建设,一是2021年投资1亿元,全面升级改造纯电动中轻卡生产线,技改完成后,预计年可生产纯电动中轻卡2万辆,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税收1.4亿元。二是借助山汽上海研发中心、潍柴集团东京创新中心的研发优势,2023年开始实施氢燃料电池轻型货车项目,预计总投资20亿元,占地约600亩,产能10万辆,可增加销售收入180亿元。整个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胶东半岛蕞大的新能源卡车生产基地,年生产中轻卡12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税收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200个。

  ②舒驰新能源客车和物流车二期项目总投资7.5亿元,续建厂房8.6万平米,改造车间4.7万平米,新增设备1048台套。预计2022年投产,年产能1.6万台(产量对标国内新能源客车行业前五),实现销售收入60-70亿元,税收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860个。

  ③杰瑞智能散热装备项目总投资3亿元,占地40亩,建筑面积2.4万平米,新上38台套相关自动化生产线套关键设备从德国、波兰进口,建设高标准的燃料电池智能热管理系统生产线,生产“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和“氢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两大类产品。配套企业有上汽捷氢、北京亿华通、上海重塑、江苏氢能、青岛院士港、微宏动力、特来电科技等公司。整个项目预计2022年3月完工投产,3–5年内销集收入突破15亿元,税收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430个。

  ④江苏金彭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由江苏金彭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50亿元,占地800亩,主要生产能源电动车、电动三轮车、新能源电动叉车、电动物流车、电动清洁车及新能源特种车辆等。项目预计建设周期4年,2023年开工,全部达产后,年可生产新能源15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税收5亿元。

  ⑤申龙客车北方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20-30亿元,重点布局新能源客车和物流车,一期项目整体收购舒驰客车,总投资10亿元,达到年产1万辆客车,5000辆物流车的产能,预计年可实现产值80-120亿元、税收4-6亿元。二期项目总投资20亿元,新增土地500亩,年产能达到5000辆客车、1万辆物流车,预计年可实现产值80亿元、税收4亿元。计划开工时间2023年,建设周期3年。

  ⑥新瑞丽商用车零部件产业物流项目总投资3亿元,占地50-80亩,建筑面积3万平米,先期做零部件物流,后期生产零部件,利用莱阳开发区的优越地理位置,业务覆盖整个胶东五市。项目预计2022年开工建设,2022年底达产见效,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税收2000万元。

  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达到350亿元,打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百亿元企业1家,生产能力达到12万辆,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企业达到20家,成为重要的汽车产业聚集区。

  2.装备制造“十四五”产业发展目标与战略

  装备制造以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要素驱动向创新转变、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生产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打造建设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制造集聚区。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 战略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胶东一体化”的协同作用,积极承接国内外装备制造业转移,依托海尔智慧厨房、杰瑞富耐克换热设备、晟辉智能科技等企业,积极发展高端智能装备及零部件产业,形成在省内乃至全国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

  十四五期间,初步建成以智能农业机械、智能输变电装备、智能家居电器为主体、智能制造航空航天器配件等关键零部件为支撑的智能装备制造基地。积极推进装备制造业向技术自动化、制造集约化、装备成套化、产品品牌化、产业集聚化方向发展,努力将莱阳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集聚区。

  ①智慧家居:推进海尔厨电二期、海尔生活智能电器等项目建设,以消毒柜、油烟机、灶具等全品类成套智能厨房电器生产为核心,拓宽智慧家居业态维度,形成厨电、清洁、照明等7大系列,智慧帮厨、蒸烤箱、空气净化器等27个品类在内的智慧家居全产品结构体系。围绕全屋智能产业生态目标,积极引进智能安防产品、智能影音、智能开关等生产项目。

  ②智能装备:推进昇辉科技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项目升级改造建设,依托昇辉科技,发展智能箱变、高低压电气成套装备为核心的智能电气设备产业。依托昇辉智能,加快发展泛光灯、投光灯等景观量化装备,LED等智慧路灯、交通照明装备等为核心的智能照明装备产业;全面推进航空航天飞行器配件项目和防护装备项目的实施。

  ③智能元器件:发展智慧家居控制系统领域,推进浙江新涛电子等项目建设,加快引进触摸感应式油烟机控制系统、灶具控制系统等厨卫家用电器智能控制系统领域企业。培育发展智能触控面板制造,依托本地液晶材料产业基础,推进江苏利通电子项目落地,积极引进下游LCD领域项目,提升厨电产品适用的触控屏幕生产能力。延伸发展智能传感器领域,重点引进压力、温度、湿度、红外传感器等配套企业。

  ④专用部件:加快广州海德电器项目建设,以消毒柜、灶具、烟机为重点产品,引进铰链等专用五金配件、燃烧器、风轮、涡轮等关键部件生产项目。培育厨电模具制造产业,加快引进五金冲压模具、烟机和灶具钣金冷冲压模具、塑胶加工模具等领域配套企业。

  ⑤基础配件:提升包装材料配套能力,依托胜利包装、天福包装等塑料包装制造企业,重点发展家用电器塑料配件、包装纸箱、泡沫材料、保护膜、胶带胶纸等细分领域。延伸玻璃产业链深加工环节,依托华耀玻璃,发展玻璃门体、烤漆玻璃、微晶玻璃、钢化玻璃等烟机、灶具专用玻璃制品等细分领域。

  ①海尔厨电二期项目总投资8亿元,占地100亩,预计2022年开工建设,2023年投产见效。新建车间4.2万平方米,新上冲压焊接线条,项目投产后,年产厨电80万台,营业收入20亿元,税收1亿元。该项目建成后,莱阳海尔厨电公司将成为海尔集团在全国蕞大的厨房电器生产基地。

  ②昇辉科技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总投资40亿元,规划占地750亩。一期投资30亿元,占地55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设立新材料制造高端装备研究中心,打造国内首个主要从事军工和民用逆袭防卫新材料配件以及数字化装配生产线的研发生产基地,新建年产2000辆零增重防弹汽车生产基地、10万平米零噪声防暴门窗生产基地、100万套超级前挡玻璃生产基地三大板块,年可实现产值170亿元,税收8.5亿元。项目预计建设时间2024年。

  ③长江精工钢构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318亩,建筑厂房8万平方米,主要进行绿色集成装配式建筑、大型建筑钢结构、钢结构建筑、建筑幕墙及金属屋面墙面等的研发、设计、制造与施工。项目分二期进行,一期投资约6亿元,占地218亩,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达产后实现年配套生产50万平方米PSC装配式建筑及相关部件。二期项目根据市场需求,增加土地约100亩,年增加100万平方米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可实现营业收入30亿元,税收2亿元。项目预计建设时间2022年。

  到2026年,高端装备制造新产值达到350亿元,初步形成从基础零部件到整机制造、系统集成、软件开发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区。

  3.高端化工“十四五”产业发展目标与战略

  高端化工立足莱阳化工产业园现有产业基础,瞄准高端领域产品,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医药化工、新能源化工和高端化工专用品,打造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精细化工产品;强化流程工业中的微界面强化和微反应技术的应用,提升化工生产本质安全性;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化工企业的现代化治理水平。

  ①有机发光材料。依托盛华新材料、舜康生物科技公司,发挥盛华科技创业园平台载体服务功能,争取烟台万润股份OLED项目落户莱阳经济开发区,专注新一代OLED有机发光材料的研发生产,扩大OLED中间体材料产能规模,重点发展发光层材料(红光、绿光、蓝光)、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电子注入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等五大细分产品。

  ②聚氨酯核心原材料。加快推进远东精细化工微通道反应器合成高纯度磷酸酯系列产品开发;依托巨力化工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聚氨酯核心材料TDI产品;面向下游应用领域,重点发展车用聚氨酯材料、聚氨酯膜材料等高端产品。

  ③高端涂料及助剂。支持优力美、红安化工、邦州化工、千宝新材料等规模以上涂料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发展水性涂料、活性炭墙材、木蜡油、硅藻泥等环保材料;引导涂料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汽车原厂漆、修补涂料、汽车零部件涂料等车用涂料的开发生产,推动高端涂料产业与汽车、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泰茂化工、融晟新材料等重点企业,发展皮革助剂、涂料助剂等细分产品。

  ④配套新材料。面向莱阳产业发展导向,重点培育布局功能化、专用化新材料。发展高端橡塑制品,推进烟台融晟功能新材料、中瑞化工三氟三氯乙烷等项目建设。面向健康食品产业,加快发展改性塑料、聚丙烯薄膜(OPP)偏二氯乙烯(PVDC)、三维塑料等高阻隔性、可降解性包装材料。积极布局新能源电池材料,加快引进镍钴锰、镍钴铝等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碳硅负极材料、纳米负极材料、湿法隔膜、电解液等锂电池材料领域的产业化项目。加快推动中节能万润产业园、凯特新型建材等重点项目建设。

  ⑤生物医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高端生物科技产业园建设,加速高端生物医药产业资源集聚,重点发展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生物制品、特色中医药等细分领域。做强做大存量医药,发挥惠诺制药、江波制药等企业已有药号、生产资质等资源优势,加速肝素钠注射液、甲状腺片、盐酸环丙沙星片等畅销药品升级换代。突破发展生物制品,加速推动多维制药产业园项目建设,依托舜康生物、中鑫东泰等重点企业,做大蛇毒、鲨鱼软骨素等生物原料药与中间体。

  ①台湾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300亩,盘活原宏丰公司土地和厂房。主要生产新型专业功能型高分子造膜材料,非通用型聚丙烯酸酯胶黏剂等材料。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税收4亿元。项目预计建设时间2022年-2024年

  ②国药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占地3000亩,建立国内规模蕞大、档次蕞高、设施蕞全医药产业的研发、试制、生产基地,重点布局生物医药和化学制药板块。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税收30亿元。项目预计建设时间2023年-2027年。

  ③多维药业产业园总投资150亿元,占地2000亩,主要生产生物医药、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等。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税收36亿元。项目预计建设时间2023年-2027年。

  ④泰和新材项目总投资150亿元,占地2000亩,主要生产高性能纤维、特种纸、精细化工等多个产业领域。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纳税20亿元。项目预计建设时间2023年-2027年。

  ⑤万润新材料产业园总投资120亿元,规划占地约2000亩,打造电子信息材料、特种工程材料、新能源先进材料、环保新材料、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同步建立新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中心和生物科技研发中心两大技术综合服务平台。全部达产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税收15亿元。项目预计建设时间2022年-2026年。

  到2026年,高端化工产业集群规模突破350亿元,新引进企业与项目达到8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35个,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5家。

  在新能源汽车和装备制造业方面,现有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等公司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烟台市级以上领军人才近50人,企业在外地的产业创新中心有:山汽上海研发中心、日本东京创新中心,舒驰武汉理工研究院,大柴西安工业大学研发中心、莱动上海内燃机研发中心,鲁亿通浙江大学航空制造高端装备研究中心等。

  在高端化工产业方面,现有上海医药科学研究院-盛华科技联合研发中心、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3个研发平台。引进了宫勇吉、叶伟平2名国家级人才。每一个规上化工企业都有自己的实验室和产品研发团队。

  创新研发建设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加快建设各类研发平台,到2026年,各类企业新增研发机构达4个(其中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各2个),科研人员达到120人,授予发明专利累计达20项。

  莱阳开发区抢抓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高点规划布局,积极主动融入,建设胶东一体化核心区;在基础设施和产业推进上实现互联互通、协同融合发展,短期内完成莱西北京东路—莱阳长白山路的贯通,并沿路两侧规划完善开发区境内20平方公里、莱西境内15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合计35平方米公里,未来5-10年可吸引和投入固定资产400-600亿元,实现产值1000-1500亿元,打造半岛蕞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新板块。试验区在同城化、城乡融合等一体化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示范区基础设施对接成网,产业分工合作取得新突破,人员流动更加频繁,经济总量增长开启加速度。示范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增加值达到50亿元,吸纳就业人口6万人,城镇人口突破90万人。

  --总量目标。2021年完成一体化规划审批;2022年开始实施一体化核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一体化取得阶段性成果,各项机制体制初步建立并运行。

  1.建立统筹高效的顶层合作体系:主要包括一体化示范区重大规划、管理服务机制、政策共定共享、成立跨区域一体化运营平台公司、完善全域环境联保共治制度体系等。

  2.打造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跨区域交通网络项目建设、公共交通服务体系、能源保障体系、全域水利提升工程、谋划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3.搭建协同联动的产业发展平台:建设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推进产业园区整合升级、打造现代服务业“共同体”、 构建多样化协同创新平台、示范区利益共享机制等。

  4.集聚流通共享的要素服务资源:跨区域土地供给模式、统一的人才引进政策、城乡人口有序迁徙、教育资源共享、医疗保障体系、就业与社保服务便利化等。

  成立开发区实施“十四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副主任担任,成员由开发区管委会各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经济发展部,具体负责“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负责年度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一是完善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落实部门责任,实行并联审批,明确办结时限,降低收费标准,减少企业制度######易成本,打造服务客商的绿色通道。

  二是开发区实行闭环管理制度。对企业进行执法检查的事项,一律实行准入备案制度;对企业进行处罚的事项,一律实行报请备案和包容免罚制度。

  三是实行全程服务制度。会同市直相关部门,积极协助企业办理相关手续, 实现各类生产要素和配套设施与企业的无缝衔接。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项目招商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根本保证。要坚持招商引资中心地位不动摇,切实加大精准招商力度。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专业招商、全员招商、以商招商、代理招商相结合,切实加强招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调度。不断优化招商资源,提高招商水平。

  二是突出招商重点。围绕规划确定的主导产业,面向全国重点产业集聚区,重点引进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牵动作用强的项目,集中开展大项目招商和全产业链招商。

  三是创新招商方式。主要是依托重点产业集聚区行业协会,开展代理招商;围绕重点地区和重点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针对重点项目源,开展靶向招商;挖掘企业人脉资源,开展以商招商;充分利用网络传媒,开展推介招商。

  四是落实招商引资绩效考评奖励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予以重奖,对不适应招商工作的人员进行调整,营造以项目论英雄的浓厚氛围,激发全员招商的积极性。

  本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筹资、合作双赢”的原则,探索园区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用好“双莱”一体化发展专项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充分利用平台公司优势与政策性银行对接,拓宽融资渠道,实现土地增值和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深化与国机集团等合作,融资390亿元开展开发区提档升级工程。

  一是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技术,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严格执行项目准入标准。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高危企业落户开发区。认真落实建设项目环评、安评“三同时”制度,对于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不达标的企业一律禁止落户开发区,把好源头关。

  三是切实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和群团组织作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努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yantai.021cf.cn/index.php/post/8596.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9月29日烟台1宗土地拍卖为莱山区工业用地

9月29日烟台1宗土地拍卖为莱山区工业用地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买房加群,省钱不踩坑,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经烟台市人民政府批准,烟台市国土资源局决定以拍卖方式出让1(幅)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此次拍卖的1宗地块位于莱山区,为工业用地。本次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活动定于2014年09月29日10时00分在烟台市国土资源局5楼交易大厅进行。   本次...

山东烟台莱阳

山东烟台莱阳

  2018/08/15 10:01:05   信息编码:0105551158.shtml   山东烟台莱阳 tdwidth=133valign=topstyle=color:#000000;font-size:12px;【售前保障、购买过程保障】【免费运输】   据农业农村部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4月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莱阳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竞争性磋商公告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莱阳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竞争性磋商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政采公告地方公告竞争性磋商公告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莱阳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的潜在供应商应在烟台市公共资源政府采购交易平台()下载磋商文件(文件格式.YTZF),并于2022年11月21日14点00分(北京时间)前提交响应文件。   项目名称: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莱阳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

山东莱阳市国土局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莱国土告字[2011]10号)

山东莱阳市国土局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莱国土告字[2011]10号)

  经莱阳市人民政府批准,莱阳市国土资源局决定以 挂牌 方式出让 2(幅) 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挂牌出让地块的基本情况和规划指标要求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均可申请参加,申请人应当单独申请。   三、 本次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按照价高者得原则确定竞得人。...

烟台宜信-莱阳信息港

烟台宜信-莱阳信息港

  类别:商务服务担保贷款   地址:烟台市芝罘区南大街213号市长大厦2208室   本公司研究国内各类高成长性人群的现状和需求,为有创业、深造、周转、消费等正当资金需求的客户,无需抵押、担保等繁琐的常规借款程序,即可提供包括信用咨询、评估、(信用)借款方案制定、协议管理等多方面、专业的全程信用 管理服务,便捷、安全地解决他们的资金瓶颈,改善自己的...

烟台莱山两旧村改造地块挂牌出让出让面积1612万平方米

烟台莱山两旧村改造地块挂牌出让出让面积1612万平方米

  11月24日,莱山区两宗旧改地块挂牌出让,两宗土地均为南塂旧村改造地块,总出让面积约16.12万平方米,出让起始总价11.68亿元,起始楼面价分别为3247元/平方米、3235元/平方米。   烟J〔2022〕L003号,东至用地边界及龙珠路、西至迎春大街、南至明达东路、北至富明路及富南路。安置住宅85-100平方米的户型不少于330套,100平方米以上的户型不少...

莱阳-北极星环保网

莱阳-北极星环保网

  北极星环保网为您提供莱阳相关内容,帮您快速了解莱阳蕞新动态。了解莱阳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北极星环保网。   完成老岚大型水库建设,启动莱阳南泗庄中型水库建设,有序开展其他大中型水库前期论证工作。   烟台市黄渤海新区金仓街道产业园至三城线 烟台港西港区至龙口裕龙岛原油管道项目36 芝罘区全域综合路网提升改造工程37 招远市污水处理一体化工程38...

莱阳5块国有建设用地挂牌出让起始价蕞高4140万元

莱阳5块国有建设用地挂牌出让起始价蕞高4140万元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苑菲菲 烟台报道   8月4日,莱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烟台市土地市场网公开出让LG2020—(11—15)号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此次挂牌出让公告期从8月5日到8月24日,其中,编号LG2020—15地块起始价蕞高,为4140万元。   此次挂牌的5块地块,LG2020—11和LG2020—12均位于长江路东、北闫家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