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生态环境局助力项目审批多措并举优化环评服务
大小新闻客户端12月5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童佳怡 实习生 丁彦汐 通讯员 谢楠)今年以来,烟台市生态环境局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项目开设环评审批绿色通道,解决环保重点、难点问题,大力提升环评审批服务能力。
实施“窗口前移”,简化项目环评审批流程。由建设项目所在地分局负责收取环评文件,企业可不再“跑路”送报告。简化审查环节,对于已经过分局初审的内容,市局不再重复审查。压缩办理时限,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公示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压缩为5个工作日;改变过去“先评估完毕再公示”的模式,对重点项目受理公示开通绿色通道,可压茬进行。
实施“打捆审批”,助力小微企业减负提速。针对产业园区(含产业集聚区、工业集中区)内同类型小微企业及同类型基础设施项目捆绑开展环评审批,统一提出污染防治要求,单个项目可不再重复开展环评。
实施“跟踪监测”,共享产业园区监测数据。加强对产业园区的帮扶,指导各产业园区按照相关监测技术规范,对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土壤、沉积物、近岸海域等环境要素开展跟踪监测。目前,烟台市50个产业园区全部完成跟踪监测报告并向社会公开,供入园企业免费使用。
实施“红黄蓝”管理,倒逼环评单位提高服务质量。对编制质量基本符合要求、能够按期完成修改的环评文件出示“蓝牌”激励;对编制质量较差,影响修改进度的环评文件出示“黄牌”提醒;对编制质量过差,严重影响修改进度的环评文件出示“红牌”警告。同时鼓励建设单位自主选取信用良好、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环评编制单位开展建设项目环评服务,并在合同中明确环评文件质量要求。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