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烟台开发区219项科技成果国际领先奋力打造全域科创之城

admin6个月前 (09-28)烟台产业信息8

  科技是强盛之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头部动力。

  回望来路,科技创新始终是贯穿烟台开发区发展的主旋律。从0到1,从盐碱荒滩到崛起278家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到219项科技成果国际领先,科技创新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次跨越,都在铸造一个科技强区梦。

  经过37年的创新发展,烟台开发区的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在泰和新材生产车间,由一罐罐石油制成的MDI、PTMEG等原料,经聚合、纺丝、卷绕等数道工艺,生产出蚕丝般顺滑并富有弹力的氨纶纤维,蕞细的只有头发丝的十分之一粗细,弹力可拉伸至6-8倍,制成的服装贴身舒适,堪称人类的第二层皮肤。

  “只有依靠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占据产业链的有利位置,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深耕纤维行业30多年,泰和新材凭借技术创新率先在中国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氨纶、间位芳纶、芳纶纸、对位芳纶等产业化关键技术,填补了多项行业空白,推动了现代交通、安全防护、信息通信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是中国化纤行业参与全球高技术竞争的标杆企业。

  “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烟台开发区,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已经形成这种共识。

  力凯科技是一家生产多线切割机的企业,多线切割设备市场曾长期被国外垄断。2018年,公司成立一支由高端人才组成的研发团队,专注多线切割设备及关键技术,多项自主研发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先后斩获60余项国家专利和著作权。

  万华新材料、荣昌创新药、睿创芯片……从无到有,从“追赶”逐渐变为“并跑”甚至“领跑”,37年来,烟台开发区不断刷新自主创新的速度和进度,创新自信一次次被“点燃”。

  “科研成果井喷,是企业长期在科技创新领域坚持研发取得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强政策引导、科技创新投入、金融等协同推进的结果。”烟台开发区经发科创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顶层设计上,烟台开发区出台了《加快创新型开发区建设的意见》;在项目培育、人才引进、载体建设和科技金融等方面,实施了一揽子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为全区科技进步、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创新引领企业勇攀高峰,不断提升全区经济发展“海拔”。经过37年的创新发展,全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78家,其中,上市公司11家。累计取得科技成果944项,其中,国际领先(先进)219项。累计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297项,其中,国家奖19项,省奖109项。

  天气晴好,烟台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国际科创中心项目现场,一片繁忙景象。这个总投资5.6亿元的项目建成后,将提供成果转化、技术孵化、中试加速等空间载体,打造全区首个集办公、研发、孵化、加速、会议、人才公寓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双创园区。

  国际科创中心是烟台开发区科创理念升级动能转换的一个缩影。眼下,在八角湾中央创新区,烟台哈工程研究院、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等10余个创新引擎正加速形成,这块14.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勾勒出一幅科技创新赋能发展的新画卷。

  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烟台开发区高端布局“两区”“两廊”,着力提升科创平台集中度、显识度、贡献度,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为全域创新提供更强战略支撑。

  创新引领发展成效凸显。八角湾中央创新区正在全力推进烟台大学开发区科教园区、产业文化中心、国际会展中心等10余个项目;海洋科创中心作为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重点打造的科创载体,将形成总部基地、创新孵化园、潮水新园区“三位一体”发展格局;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聚集了6个科技孵化器、5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80多个市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等创新要素;环东岛国际科教走廊已落户烟台大学科教园区、山东建筑大学烟台产学研基地等院校10余个。

  “除了‘两区’‘两廊’,我们还通过构建大实验室平台、关键共性技术和转化平台、企业创新平台、科技孵化平台、国际科创平台、科技服务平台‘六大体系’,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要素精准配置,探索开放式自主创新生态建设。”该负责人介绍,一系列基础性、重量级、综合型的创新载体汇聚创新资源,高能级平台建设成效突出。

  近期,烟台自贸片区上海科创离岸双向孵化基地迎来了一名新成员。“创业之初,项目遇到了一系列困难,基地为我们提供企业组建咨询、发展规划建议、代办企业注册手续等,为入孵团队提供了基本保障、减轻了企业初创筹备期繁杂的商务工作,推进了项目企业化落地的进程。由此,炯友(烟台)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孵化而出。”项目负责人马炯回忆道。

  烟台自贸片区上海科创离岸双向孵化基地是烟台开发区构建区内域外双循环孵化体系的重要一环。聚焦区内、国内、国际三个圈层,烟台开发区建立从创新策源、孵化育成到加速产业化的全周期双创服务链条,全面构建‘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目前全区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含众创空间)15家,在孵企业759家。

  透过37年的发展脉搏,我们可以看到:烟台开发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才创业史,产业渐进史。通过以一流人才引领强产业、创新团队催生新产业的模式,烟台开发区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刘辛军是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机构学与机器人、先进与智能制造装备。2018年,他携团队与力凯科技成立烟台清科嘉机器人联合研究院,致力于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2年多的时间,累计提报专利和著作权62项,授权专利19项、著作权19项。

  在烟台开发区,不仅有刘辛军这样的业界翘楚,还有众多年轻生力军,这些精英汇聚的“创新天团”成为全区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年来,烟台开发区鼓励企业与国内外顶尖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借力中科院、清华大学等170多家科研院所和知名高校创新资源优势,20多位院士、220多位高层专家与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全力助推企业自主创新。

  对于人才,烟台开发区也诚意满满。在全省率先成立国际人才集团,为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政策、生产、生活等35项人才专属服务。“大到项目入驻,小到预约体检,都有专人、专线办理,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一站式’服务机制的含金量和尊崇度。”日前,烟台市“双百计划”创新人才、显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邢其锋通过工作人员专属服务解决了子女入学的问题。

  秀林丰茂,引来金凤凰。通过精心培育,一片梯次分明的“人才森林”拔地而起。全区新引进高端人才1164名,位居全省县市区前列。累计培育或引进国家级专家120名、山东省高层次人才82名。实施区级“创新创业领军团队及科技领军人才”项目评审工作,拥有创新创业领军团队35个,科技领军人才82名。

  汇聚高端创新要素,打造高质量发展创新策源地。烟台开发区还成立全国首家以“自贸区”命名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推动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新高地,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产权保障。

  一组数据见证知识产权发展成效:目前,烟台开发区累计发明专利拥有量2700余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4.65件。累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2项、优秀奖13项、省专利奖14项,居国家级开发区前列。累计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件,山东省名牌产品22个,企业参与制(修)订标准192项,其中国家标准96项。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yantai.021cf.cn/index.php/post/6188.html

相关文章

【服务】科创园区打造人才服务高地高新技术助力虹口产业发展

【服务】科创园区打造人才服务高地高新技术助力虹口产业发展

  虹口区人才服务中心持续搭建“虹才i课堂”零距离政宣桥梁,针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精准“投放”政策,落实宣讲服务常态化,完善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帮助企业更好地引才、留才、用才,做好全方位的人才服务和智力支持。   近日,虹口区人才服务中心联合虹口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在中国出版蓝桥创意产业园(地方)开展了两场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宣介会。本次宣讲主题围绕虹口区梯度...

【海报新闻】质与速的融合——国科装备科技园全方位布局加速产业孵化助力全区科创企业破茧成蝶

【海报新闻】质与速的融合——国科装备科技园全方位布局加速产业孵化助力全区科创企业破茧成蝶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烟台高新区科技创业中心将贯彻“科技创新策源地、改革开放示范区、人才聚集生态城、东部发展增长极”的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瞄准新发展关键点,聚焦“十四五”,充分发挥 抢抓创新发展机遇,持续推进重点企业孵化,为科技企业发展提质增效。为此特开设【科技创业】专栏,记录科技企业孵化进程,展现区域企业协调发展新面貌,为高新区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年内建成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年内建成

  本报讯(实习记者 夏骅)原铁芯厂、锅炉厂等汇聚的老工业区如今摇身一变,成为聚集高精尖技术的科创园区。记者日前探访东升科技园时获悉,在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一期去年实现产值328亿元的基础上,二期将于今年建设完成。东升科技园二期将重点集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着力提升园区数字化能力,打造引领中国企业步入生态办公的未来科技园区,建设成为智慧化、数字化园区。...

中新网湖北湖北新闻网

中新网湖北湖北新闻网

  (张芹 朱素芳 戴莹 聂颖颖)国泰汉口科创中心28日正式开园运营,16家优秀科创企业签约入驻,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学者、行业领军企业代表、著名投资机构负责人在开园仪式现场共话AI+产业新发展。未来,国泰汉口科创中心将成为江汉区科技创新、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的前沿阵地。   国泰汉口科创中心位于武汉市江汉经济开发区内,其前身为汉口创业中心。早在2002年,汉口创业中心便...

从“小河弯弯”到“科创引擎”河套合作区如何打造世界级科创新城?

从“小河弯弯”到“科创引擎”河套合作区如何打造世界级科创新城?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耳熟能详的《东方之珠》,曾是深港一河相连的记忆,如今则是一方科创热土的见证。作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重要引擎,一座世界级科技创新新城在这里正冉冉升起。   2月22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和人民网联合主办的“未来已来——高质量发展看广东”来到深圳市国家级战略平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探寻这里高质量发...

住烟省政协委员王作鹏建议强化服务支撑助推科创园区发展

住烟省政协委员王作鹏建议强化服务支撑助推科创园区发展

  “强化政策支撑,优化科创园区发展环境,是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实体经济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住烟省政协委员王作鹏重点关注科创园区建设,呼吁强化服务支撑,助力推动科创园区发展。   科创园区是一个地区引进先进技术、搭建科研平台、孵育科创企业、推动转型升级、集聚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实体。近年来,我省十分...

做“暖心人”当“好管家” 烟台高新区以优质服务共谋科创之路

做“暖心人”当“好管家” 烟台高新区以优质服务共谋科创之路

  在烟台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如果说这里的每一名机关干部是一棵树,那么他们的目标,就是做“暖心人”、当“好管家”,用尽心尽责尽力的工作态度,让入驻的科技创业者们相聚在一起,培育一方沃土,蕞终化作一片根深叶茂、生机勃勃的森林。   杨易、刘珩伟、孙维良是烟台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现有的4名在编机关干部,承担起运营中心的攻坚力量。他们主要负责6个省市区重点项目(中国长...

加快推动未来产业发展大有作为

加快推动未来产业发展大有作为

  1月29日,工信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至2025年和2027年的发展目标,要求加强前瞻谋划部署,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   未来产业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变革性力量,必将主导全球经济增长,引导人类社会进步,提升国家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