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发布|福山:聚焦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劲新动能
9月7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福山区专场——奋进新时代,建设新福山。会前,播放了福山区城市宣传片。福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杨东霖介绍了福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福山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王波,福山区发改局局长马培文,福山区工信局局长李文涛,福山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张新萌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福山区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全区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荣获“全省工业强县”“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先进区”“全省对外开放强县”等荣誉称号。
经济质量和效益在应对挑战中不断提升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65%,在全市上半年高质量发展考核中,福山区实现了主要工作无红牌、“三争”工作综合排名全市头部、招商引资斩获“羚羊奖”的好成绩。
发展活力和后劲在对外开放中显著增强
积极克服疫情影响,不断优化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高质量开展“双招双引”,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
招商引资加速突破,新设立驻武汉招商办事处,组织参加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省市重点经贸活动7次,新引进博世华域智能工厂、国家级汽车检测中心等重点项目15个、总投资120亿元,其中“三类”500强项目6个。
项目建设不断加快,总投资528亿元的27个建设类省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累计完成投资72.45亿元、列全市第四,9个项目建成投产、投用,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惠企服务全面发力,深入开展服务企业专员活动,创新实行企业家早餐会制度,累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物流保障、资金周转等问题503个,为294家企业提供16.8亿元无还本续贷支持;积极实行企业倍增计划,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5家、“瞪羚”企业5家,总量分别达到32家和10家;坤泰新材料IPO成功过会,明远创意启动北交所上市程序,国有控股集团通过AA+信用评级,重点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
产业结构和布局在转型升级中持续优化
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聚焦高端高质绿色低碳方向,积极谋划大产业、培育新业态、开辟新赛道,着力构建业态新、结构优、质效高的现代产业体系。
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标准打造8.6平方公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超前布局充电桩、无人驾驶等技术设施,全力招引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大“三电”项目,打造新能源汽车智慧园区。目前,已储备新能源电池等总投资100亿元的6个重点项目。
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快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积极与山东未来集团、海尔卡奥斯、浪潮云州开展对接合作,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工业企业数字赋能、降本增效;以艾迪液压、鑫海矿装等重点项目建设为依托,全力做大产业规模,争创“山东省装备制造特色产业集群”。
新型建材产业,依托良好的建材产业基础,加快新签约的中建海龙、海尔海骊、长沙远大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打造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的新型建材产业园区。
现代服务业,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积极布局冰雪运动、鲁菜、文化创意、高端商贸综合体等新业态,积极引进冰雪世界项目,联合已建成的冰上运动中心,打造山东省冰雪运动中心。
现代农业,加强与省土发集团、鲁商集团洽谈对接,积极引进央企强企合作,做大做强大樱桃、食用菌、葡萄酒产业,推进“农业+旅游”融合发展,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城市形象和品位在统筹融合中日益彰显
抢抓国家城市更新试点、新基建、“七网”建设和国家金融支持等政策机遇,不断深化完善与国企央企合作模式,借政策之机、借央企之力,实施高水平规划、大片区开发,加快推动城市更新全面起势。
夹河新城,统筹实施路网桥梁、排水工程、公共服务配套、景观提升等6大类27项重要工程、重点项目,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孵化、商住服务、文体创意等产业板块,累计完成投资29亿元,投资完成率超过50%,形成了大干快上、全面铺开的良好局面。
内夹河生态景观提升,按照“一体规划、分段实施”原则,高标准实施水系治理、景观绿化、沿河慢道打通等工程,加快打造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廊道,上半年完成河道清淤68万方、铺设调水管线公里,栖鹭公园一期投入使用。
高铁新区,成功引入中冶合作,组建工作专班,成立项目公司,专班化、项目化推进高铁新区道路、安置区、站前广场等重点工程,科学做好片区规划设计,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发展典范。
老城更新,加强与润高、中能建、中电建等央企合作,筹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回迁安置区建设、“退二进三”等工作,腾出发展空间,补齐公园、绿地、停车场、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上半年,老岚水库安置区二期在全市率先封顶,楮家疃、南涂山等9个安置区建设顺利推进;新建12座二类标准公厕,年内新建46座;新改造10个老旧小区,年内改造59个;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着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民生保障和服务在普惠共享中更加完善
树牢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蕞直接、蕞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推进“10大民生实事”,努力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完成大樱桃、苹果等老劣果园改造8000亩,启动8078户农村清洁取暖改造,新建改造农村公路47公里,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80%以上。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建改造楮佳疃小学、芝阳山学校、天立高级中学等5所中小学校,新增学位2900多个,高考本科上线%。
社会保障稳步提升,积极调整各项基本生活标准,有效保障4344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全区645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护100%全覆盖,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55%。
社会治理更加精准,全面推行“全域全科”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城市运行中心初步建成,手机APP上线余名,相关经验在全市推广。
底线工作持续守牢,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体制机制,超前防范化解风险,切实守牢“一排底线”。
◉大众日报:福山经济开发区作为福山区两大省级园区之一,在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培育等方面有什么新举措?
福山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 王波——
今年以来,福山区主动适应、科学应对区划调整、园区改革带来的新挑战,在烟台市委市政府和福山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明确提出“在福山率先领跑、在烟台弯道超车、在山东赶超进位”三大攻坚目标,明确提出“招商为纲、项目为王”“企有所呼、我必有应”“唯旗是夺、事争一流”三大攻坚理念,坚持难中求进、负重奋进、创新快进,众志成城打了一场逆势突破的翻身仗。在山东省级园区考核中进步14位,全市进步蕞大;在烟台市挂图作战平台上三明三强指标全部超额完成,所有指标全部蓝牌,累计蓝牌总量并列全市头部;被区委、区政府授予“攻坚团队”荣誉称号。
头部,针对疫情瓶颈抓攻坚,将服务企业作为永恒主线,扎实有效地做好“抱团发展”工作。把园区企业分类别、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起来,通过彼此的供需互助、抱团发展,帮需纾困企业渡过难关、新投产企业站稳脚跟,让新开工项目看到希望、新洽谈项目充满信心,以此吸引更多的项目、更大的投资,带动园区产值、外贸、税收健康稳步增长。上半年,福山区共举办园区“抱团发展”座谈会、观摩会、对接会7场,促成近50家企业合作,订单6000余万元,园区财税收入、外经外贸、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均保持在20%左右。
第二,针对土地瓶颈抓攻坚,将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扎实有效地抓好盘活“三闲”工作。福山区打破过去盯着有限土地指标抓招商的思维定式,注重向存量要增量,让老树发新芽,打好“零地招商”这张牌,成功引进项目15个,盘活闲置土地530亩,盘活闲置厂房9万平方米,土地闲置率下降70%,亩均税收翻了一番,相关经验在山东新闻联播报道推广。把招大引强、招新引优作为园区绩效考核的重中之重,新引进投资80亿元的东峰新能源商用车、10亿元的海珐电气、10亿元的海尔海骊等大项目14个,总投资157亿元。
第三,针对产业瓶颈抓攻坚,将产业培育作为重中之重,集中培育具有明显竞争力的“拳头产业”。按照市委提出的“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引领一个园区”的思路,重点规划打造三大主导产业基地:一是以30亿元的奥朗科技为龙头,以鲁台、昊珐、莱钢等6个过10亿元的大项目为骨干,打造投资规模近150亿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二是以80亿元的东峰新能源整车为龙头,10亿元的移动充电装备以及现有的元禾、东恒、宏业等企业为骨干,打造投资规模近15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三是以山水水泥、中联建材为依托,积极抓好海尔海骊、中建海龙、长沙远大等项目的签约落地,打造投资规模近百亿元的绿色建材产业基地。
第四,针对资金瓶颈抓攻坚,将优化环境作为基础保障,打造让项目引得来、留得下、发展得好的“投资宝地”。针对园区建设资金短缺问题,通过与央企合作,借助中交集团大手笔资金投入优势、高起点规划设计优势、高质量工程施工优势,不断提升园区的综合承载力。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