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发布|烟台高新区:发力四个“一批”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9月14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烟台高新区专场——提标提速、提质增效,争当烟台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会前,播放了烟台高新区城市形象宣传片。烟台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副主任王金腾介绍了烟台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高新区管委一级专员、招商部负责人、工业设计小镇推进中心头部副主任赵军,高新区经济发展部部长姜洋,高新区科技创新部部长李胜江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高新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聚焦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要事项,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跃升的良好态势。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7%,税收占比90%,收入增幅及税收占比均列全市首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6%,列全市第5位;规上服务重点行业营收增长30.3%,列全市第6位。
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取得突破。
◆主动担当责任主体,工业设计小镇和世界设计公园进入实质推进阶段。这两个重大项目事关烟台创建“世界设计之都”战略。5月19日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通过之后,高新区迅速联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意向投资主体和专业合作团队,组建项目建设指挥部,联合办公、实体运行、快速突破。6月份全面完成了小镇功能定位、项目布局及建设方案研究。同时招引知名央企进驻,细化建设施工方案,开展投资平衡测算,同步展开招商。7月23日,总投资12.6亿元的工业设计赋能示范区签约落地,划分为智能制造、总部经济、电子信息3个主题示范园区。目前智能制造赋能示范园区已进场施工。工业设计小镇核心区,正由香港嘉年华团队深化建筑和公共设施施工设计,计划引入生态合作伙伴,打造以设计元素为支撑、技术服务与文旅消费相融合的新型园区,于年底前启动建设。世界设计公园既有建筑改造和烽火公园一期建设已于8月中旬完工,世界设计产业组织和国家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研究院近期将入驻办公,目前正在筹备世界工业设计大会。
◆依托产业链龙头企业,加快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两大产业园建设。围绕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两大主导产业,加快布局产业链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引进生物医药产业项目14个、航空航天产业项目6个。组建了城市更新公司,高标准规划了3平方公里航空航天产业园和7平方公里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方面,依托现有航天院所的科技创新优势,按照“管委平台融资、区属国企建设、项目拎包入驻”的模式,全力推进链主企业牵引建设航空航天产业园,二期180亩已完成用地拆迁、土地性质变更,正在制定项目规划建设方案,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同时另外选址规划500亩烟台航天产业园,已启动征地拆迁和土地平整,明年开工建设。目前全区已累计集聚培育航空航天及电子信息产业上下游企业近300家。另一方面,依托绿叶制药,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建设,依托烟台赛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赛达医疗科技园、联合市国丰集团打造的蓝色药谷·IVD国际产业园,都将于年内开工建设。博安生物争取年内上市,绿叶新冠疫苗将于年内完成Ⅱ期临床试验,明年在国内和老挝上市,目前全区累计集聚培育各类生物医药企业近600家。
◆与东方电子合作,全力加快“零碳园区”“零碳社区”“零碳校区”试点建设。发挥东方电子能源数字化管理技术优势,抢跑“双碳”赛道,依托东方智能科技园加快建设“零碳园区”,试点打造零碳社区、零碳校区,争取明年一季度建成,为全市智能低碳城市建设打造样板、作出示范。
一批增动力、促发展的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深入实施工业经济5年倍增计划,坚持对外招大引强扩大增量、对内扶持企业优化存量“双轮驱动”,持续推动经济结构调优、发展动力增强、质量效益提升。
◆产业链条精准招引。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聚焦航空航天、医药健康、工业设计等特色产业,开展线上线余次,一批招商项目签约落地,上半年,新引进三类500强5个、过10亿元项目11个,实际使用外资9360万美元、同比增长84%,完成全年任务的78%,列全市第3位。
◆重点项目建设攻坚提速。举办4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总投资49.58亿元的27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省、市重点项目开复工率均达到100%,投资完成率分别达到90%、75%;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41.7亿元,圆满完成半年承诺目标任务。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及重点项目推进综合评价列全市第4位,获重点项目管理奖补资金220万元。高新区航天卫星研制项目、中集海工院经海现代渔业产业园项目,代表烟台市迎接了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现场观摩,得到各级领导充分肯定。
◆真金白银政策激励。落实企业服务专员制度,筛选205家规上工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由11名县级领导干部、20个部门共同包保,印发4批政策包,深入企业宣传发动100余次,兑现产业发展扶持资金6100多万元,落实减税降费3.06亿元,其中区级1.5亿元。组织28家区内企业参与全市汽车消费券、餐饮消费券、家电消费券活动,发放惠民消费券100万元,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于全市1.7个百分点,列全市第3位。
◆倾心聚力强化要素保障。在全市率先出台支持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若干措施,积极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鼓励引导银行机构不断加大对民生、中小微企业等普惠重点领域投放力度。上半年,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13.2亿元,占比较年初提高5.18个百分点,列全市第1位。加快城市更新,全力盘活低效用地,强化用地保障,处置批而未供土地40.38公顷、闲置土地4.14公顷、低效用地4.46公顷。同时,利用闲置厂房承接优质项目,国家轻量化中心先进复合材料研发基地、智能装备生产线研发制造等项目盘活闲置厂房2.5万平米。
一批激活力、育动能的创新资源要素持续集聚。
◆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药物高研院改建和新建项目工程进展迅速,完成投资约8亿元,获建设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成为全市两家获批单位之一,被认定为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大创园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烟台高新区韩国海外孵化器项目签约落地,1号创客空间获批全国版权示范园区。新增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家,总数实现翻倍。绿叶制药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获评优秀,是全省唯一一家获评优秀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新增市级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9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获批数量列全市第3位。
◆企业孵化培育实现突破。推进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启动“送智赋能、创享未来”创业企业能力提升工程,4家企业入选省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新增省瞪羚11家、省“专精特新”16家、市“专精特新”27家,创历史新高。
◆创新能力实现提升。兑现科技扶持和人才补助资金2700余万元,引进大学以上人才1215人,新增发明专利370件、增长16.7%,2项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航天513所、东方蓝天钛金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71%,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比达6.9%、提高1.5个百分点,技术合同成交额6.9亿元,科技创新指标均居全市前列。
惠民生、保底线的好事难事办实办好。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全面抓好10项35件为民服务实事,高新区医院、海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启用,杏坛中学招生,崇文小学、阳光幼儿园新园完成主体建设,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占比和学前教育公办率半年考核位列全市第1位。以解决12345政务服务热线投诉问题为切入点,深入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行动,群众反映问题解决率、满意度稳步提升,6月份热线位。
◆城市品质持续提升。13项城建重点工程开工,完成投资7.5亿元。马山、北寨12.77万平米安置房按期交付,疾控中心高标准启动建设,总投资3.1亿元的科技文化主题教育基地全面开工。结合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打造“一点一片”文明典范示范片区,建成全市首个儿童文明实践广场,创城工作列全市第2位。
◆底线工作持续守牢。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完成辛安河海景酒店、创业小宅隔离点改造,筑牢疫情防控防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排查整治,全力抓好防火、防汛等工作,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完善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统筹抓好信访维稳、生态环保、债务化解等工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烟台日报:烟台高新区立足于打造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工业设计、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建设。围绕落实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烟台高新区在强链补链加快发展方面的情况如何?
高新区管委一级专员、招商部负责人、工业设计小镇推进中心头部副主任 赵军——
上半年烟台高新区完成实际使用外资 9363万美元,同比增长84.2%,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7500 万美元,增长 1813.3%。
工业设计产业链多措并举、日渐成势。高新区具有高校和科研院所和人才创新优势,推动工业设计产业链做强做大,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与知识创意的聚合效应,能够有效带动提升现有企业提档升级,吸引更多行业企业聚集发展。为此,今年以来全区上下突出园区建设和项目引进两大重点、抓住世界设计公园和工业设计小镇两大载体、明确“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颁奖活动和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两大活动、发挥产业牵头部门和要素保障两个积极性,共同制订工作计划和推进时序,实行挂图作战、明细节点卡实责任。3月22日世界设计公园和工业设计小镇规划方案通过,5月19日明确建设责任主体,5月21日组建项目建设班子,7月7日明细园区产业功能布局,7月23日小镇产业赋能示范区签约,8月23日启动地块征迁,9月9日项目方进场施工。同期世界设计公园既有建筑改造和烽火公园一期建设6月25日动工,已于8月中旬全部交付。通过园区建设的快节奏,赢得产业招商和配套企业快响应,目前苏科高新、香港嘉年华、新加坡长信传媒、北京751、和君资本等团队积极推动项目落地,已签约项目3个,合同额13亿元,其中外资3000万美元。
航空航天产业链精准定位、体系化布局。航空航天是高新区主打特色产业,目前形成以中集海工院、东方蓝天钛金、华宇航天、北航科技园、正元数字、北方星空、睿格星云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及其上下游配套关联企业为支撑产业聚集地。按照全市“链长制”工作部署,作为主要产业承载地,高新区重点实施“链条式”精准招商,以打造全产业链的卫星产业发展高地为目标,持续建链、强链、延链、补链。目前加紧谋划烟台航空航天产业总体布局,突出 “1+N”体系化布局:“1”是指航天产业核心园区,主要围绕空间飞行器、集成电路等技术优势,引进整星研制、设计、应用、关键部组件制造、航空航天电子、民机航电等上下游项目;“N”是指专业化发展航天卫星产业园、航空航天紧固件及结构件产业园、国科装备产业园、烟台北斗空间信息产业园等关联园区,构建起资本汇集、项目密集、技术交集、产品链接的航空航天产业聚集地。通过实施链条式、集群化发展,推动高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强势崛起,年内争取6个总投资50亿元已签约项目快速落地,早见成效。
生物医药产业链借势发力、再上新高。目前全区已聚集链内企业6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3家,“四上”企业12家,上半年主营收入接近50亿元。在推进过程中:着眼于产业招商,我区已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聚集的四大区域(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搭建起自有招商网络,已与前途汇、火石等咨询、服务中介机构结成合作伙伴,重点引进诊断、高值耗材、智能设备等医疗器械和细胞领域优质项目。着眼于骨干培育,在全区筛选出10家高成长潜力骨干项目,借助在韩国设立的海外孵化器,依托韩科院、成均馆大学等渠道,引入医美医妆、保健品等技术合作项目。着眼于重点园区,重点推动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二期和高研院研发型企业孵化器建设运营,启动医药健康产业化基地建设,为企业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生产车间,满足生物医药产业的成果转化和规模制造需要。着眼于项目建设,加快蓝色药谷IVD国际产业园、博安生物上市、新冠VLP颗粒疫苗生产线、生物创新药产业化生产线、膀胱癌早筛产品成果转化、中医世家大健康服务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国家级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集群。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