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之力为乡村振兴写下鲜活注脚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新农人为乡村注入了大量新理念、新技术和新业态,成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力军。其中,有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有驻村帮扶的干部,还有电商主播,也不乏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有的因接地气而出圈,有的因才艺而一跃成为直播“顶流”。
蕞近,几位山东大姐在网上迅速走红正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她们的“红”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当“农村妇女”“诗歌”“英语”几个极具反差感的词汇碰撞在一起,自然会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更重要的是,她们有着深厚的文化功底。“沂蒙二姐”吕玉霞凭借对生活的热爱创作出具有乡土气息的诗歌散文,“烟台苹果霞姐”李晓霞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开启直播带货,文化兴农的生动实践跃然纸上。
特色文化激活乡土基因。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是助力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源泉。几位山东大姐的走红,揭示了文化在乡村发展中的多维价值。吕玉霞的“土味诗歌”之所以打动人心,在于其扎根土地的质朴与诗意的升华。她将田间劳作转化为文学创作,让农事活动升华为文化符号,既传承了乡土文化的基因,又赋予其时代新意。这种“从泥土中生长出的诗意”,改变了人们对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刻板印象,展现了乡村文化的生命力。李晓霞“英语直播带货”,将外语技能与农产品销售结合,用国际化的表达方式讲述本土故事,既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又为乡村文化注入开放包容的现代气质。这种跨文化的传播,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市场边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乡村的多元魅力。
价值重构重塑产业生态。新农人群体正在重塑乡村的价值坐标系。当文化创意架起生产端和消费端之间的桥梁,成为打通产业链条的关键节点,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被独特的文化标识所吸引,农产品的附加值也随之提升。“沂蒙二姐”将诗歌创作融入果树栽培,用文学思维指导农业生产;“烟台苹果霞姐”跨界直播带货,实现农产品品牌溢价。这种多重身份的叠加,打破了传统职业划分的桎梏,重构了乡村社会的价值评价体系。这些新农人的实践,不仅展现了乡村文化的多样性和活力,更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精神引领重铸乡风文明。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山东大姐的故事,正是生动写照。吕玉霞在田间写诗,李晓霞在果园直播——她们用行动证明,乡村不仅是谋生的场所,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正如网友评论:“她们眼里的光,照亮了无数人对生活的向往。”这种精神能量的传递,正在改变乡村的精神面貌,塑造着文明乡风。当农民从文化的接受者转变为创造者,乡村便成了充满活力的精神家园。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文化兴农”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技术将持续降低文化传播的门槛,让更多“草根达人”脱颖而出;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乡土文化的情感认同,推动“体验经济”“文创产业”在乡村落地生根。展望未来,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更多“跨界思维”。例如,将传统工艺与时尚设计结合,让非遗产品走进都市生活;将农耕体验与研学旅游结合,打造沉浸式文化IP,让乡村文化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焕发新生。
从“沂蒙二姐”到“烟台苹果霞姐”,从田间诗歌到英语直播,这些新农人用文化的力量为乡村振兴写下鲜活注脚。她们的故事证明,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的升级,更是文化的振兴。她们用热爱浇灌土地,用才华点亮乡野,共同书写着新时代的兴农故事。
企业信息广告刊例订报热线版权声明《东方烟草报》简介东方烟草网简介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