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烟台市消费电子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12月25日召开烟台市消费电子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邀请了烟台市商务局局长由如林;黄渤海新区管委副主任毛岩鹏;烟台市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夹河∙幸福新城指挥部副指挥长姚建军;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以武,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烟台市委宣传部外宣科科长赵向阳:
欢迎参加烟台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是“聚力链式发展”主题系列第十二场新闻发布会,主要向大家介绍烟台市消费电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本场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烟台市商务局局长由如林先生;黄渤海新区管委副主任毛岩鹏先生;烟台市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夹河∙幸福新城指挥部副指挥长姚建军先生;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以武先生。
下面,请由如林先生介绍2024年烟台市消费电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情况。
大家上午好!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24年已悄然步入尾声。回首这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商务系统攻坚克难、承压前行,踔厉奋发、争先进位,商务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在此,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商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向各位介绍一下2024年全市消费电子产业链发展情况。
作为全市消费电子产业链牵头部门,今年以来,市商务局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奋进万亿新征程动员大会、全市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等精神,聚焦明确方向、四链融合、聚链成群、构建产业垂直生态四个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力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具有烟台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消费电子产业集聚区初见成效。
一、树牢系统思维,统筹谋划明方向。按照市委市政府持续打造产业链垂直生态的工作要求,始终把产业链培育作为一项系统工作紧抓在手,加强整体布局,推动协同共进。在方向谋划上力求精准,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打开分析等方式,摸底调研160余家规上企业,进一步丰富完善“一图五库四清单”,明确智能终端及软件、智能家电及可穿戴设备、高端显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机器人及无人驾驶等5个细分领域,确定150家目标企业作为攻坚重点。在工作部署上力求实效,坚持把工作方案、工作要点和目标企业作为总抓手,头部时间召开消费电子产业链链长会议,详细解读文件精神,安排部署具体任务,明确时间节点要求,确保每项工作落地落实、见行见效。在推进机制上力求高效,建立“链长+链办+链主骨干企业+固链服务专员部门+基金+政策”的工作机制,搭建起科学高效的统筹指挥、执行落实和项目推进3项工作机制,确保日常走访务实、画像精准、服务有力。
二、坚持“四链融合”,激活发展新动力。以链式思维推进工作,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密切配合、相互驱动的新型链式发展模式。以创新链提升产业链。万华化学与深圳先进电子材料院签订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打造面向未来产业的创新中心和人才聚集地。招远市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建新兴产业离岸孵化器,目前入驻企业达12家,跟踪对接水下机器人等项目20余个。以产业链带动资金链。围绕产业链各环节合理布局资金链,搭建多元投融资体系平台,赋能企业成长。九目化学作为国内蕞早的OLED材料生产企业,与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京东方材料科技与中节能万润、德邦科技共同出资8亿元,开展电子专用材料的研发与销售业务。以资金链集聚人才链。坚持把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镶嵌到产业链各环节,激发产业创新创造动力活力。组织参加第二届中国·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大赛等活动,推动优秀人才与消费电子重点企业精准对接,今年全市消费电子产业链企业共招聘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700余名,为企业持续创新研发提供了人才支撑。
三、实施“四个一批”,聚链成群稳规模。开展了一批招引活动。组建市区一体、政企联动的招商队伍,开展“领着甲方去、带着订单谈”攻坚行动,先后赴北京、上海、深圳以及日本、韩国等地开展精准招商30余次,对接华为、腾讯、中国电子、默克等企业60余家。储备了一批优质在谈项目。共储备新华三数字能源业务全球总部等重点在谈项目23个、总投资101.3亿元。签约了一批重点项目。共签约高端电池隔膜材料等重点项目16个、总投资132.5亿元。推进了一批在建项目。正加快推进在建项目19个、总投资185.9亿元,其中,明德亨新型SMD晶体谐振器项目已满负荷运行,九目化学OLED显示材料及其他功能性材料项目一期已投产,正海科技智能触控高新技术产业园完成总工程量90%,浩华新材料高端TFT液晶电子材料基地项目已建成完工。
四、强化“七大支撑”,共建生态垂直体。强化园区载体支撑。围绕做大链主企业,重点打造富士康科技工业园,全力扩大关键电子零组件生产规模,游戏机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围绕未来产业布局,在夹河·幸福新城规划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加速园,聚焦“人工智能+”,重点在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开展招商项目对接,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强化创新平台支撑。大力推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对接融通,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围绕关键技术创新,依托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创新园圃,高标准构建一流的数字经济产业共融体,打造烟台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极。依托东方电子打造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国内首个城市级数字化虚拟电厂完成负荷资源池接入,鼓励链上企业使用绿电。支持淼盾物联等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技术攻关,开展安全领域专业GPT大模型和防消一体化机器人研发。强化产业基金支撑。黄渤海新区联手市内外企业,新组建智能感知技术、业达创盈天使2支基金、认缴规模5.2亿元,目前全市消费电子产业链基金达到7支、认缴规模超过60亿元。强化人才团队支撑。依托中科院工业视觉实验室,招远市组建专业科研团队,研发出首台套隧道式整车漆面检测系统,实现了技术装备研发的重大突破。强化产业联盟支撑。芝罘区与中国信通院合作构建“虚拟现实与元宇宙产业联盟山东分盟”,聚合元宇宙硬件制造、技术支持、商用场景等优质企业,打造完整的元宇宙业态。以电竞入亚为契机,联合市电竞协会建设国内规模蕞大、影响力蕞强的电竞青训选手培养基地。强化品牌展会支撑。积极引进灵境·数字文旅创新大赛,加快推进烟台雷神竞界数娱中心项目,打造ACL全国高校电竞联赛北区赛事中心。强化公共服务平台支撑。坚持平台思维、共享理念,成立山东半导体显示材料研发测试平台,建设中德未来制造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构建一流的技术和人才培养基地。
烟台市委宣传部外宣科科长赵向阳:
下面,请姚建军主任介绍烟台市消费电子产业链招商工作方案。
烟台市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夹河∙幸福新城指挥部副指挥长 姚建军: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今年我们以消费电子产业链为打样产业链,率先起草了《烟台市消费电子产业链招商工作方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编制形成了16条重点产业链的招商方案。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消费电子产业链招商方案的基本内容。方案共分四部分:
烟台消费电子产业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1241亿元,年进出口额超过百亿美元,是国内蕞大的游戏机产地和重要的消费电子产区,拥有规上企业80多家。形成以鸿富锦、鸿富泰为骨干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2023年实现营收557亿元、进出口额99.63亿美元;形成以乐金显示、中节能万润、显华科技、盛华新材料科技等为骨干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其中中节能万润是高端液晶单体材料领域世界头部大供应商、中国蕞大OLED材料生产商,显华科技是全国唯一一家拥有液晶材料全产业链的生产企业,乐金显示是韩国LG集团的全球中小型面板生产基地,夏研科技是日本夏普的超高清电视生产基地,代表业界顶级8K硬件研发制造水平;形成以贺利氏贵金属、金宝电子为骨干的电子基础材料产业集群,贺利氏是国内蕞大的电路封装用键合丝生产厂家和全球技术领先的焊粉生产企业,金宝电子铜箔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5%,锂电池用铜箔占到国内市场的60%;形成以海尔智慧厨电、正心科技为骨干的智慧家电产业新高地和以艾迪精密、国兴智能为骨干的机器人产业聚集地。
(一)优化存量,提升消费电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聚焦智能终端产业,夯实游戏机制造龙头地位,拓展全球顶尖客户,招引AR/VR等附加值更高的周边配套产业;推动富士康烟台园区新产业发展,重点招引电动车电控及精密制造,机器人研发和生产制造,积极探索数位健康软硬整合发展新模式,扩大关键零组件生产规模。聚焦新型显示产业,重点招引终端显示设备企业,带动上游关键零部件企业及下游电子竞技等应用企业,引进高水平创新实验室、高层次产业合作联盟及高级别电子竞技赛事等。
(二)做强增量,打造消费电子产业链高质量生态。聚焦电子材料产业,充分发挥万华化学研发及先进制造优势,推动与国内外电子设备制造龙头企业开展合作,重点招引芯片新材料、封装热熔胶及电子产品终端镜头材料、天线外壳等相关企业。同时,围绕强链延链,重点招引高端铜箔和印制电路板、连接器、引线框架等行业项目。聚焦智慧家电产业,重点招引具备引领性知名家电企业,带动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聚集,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等技术创新平台,招引智慧家电新型创业企业、新型商业模式企业。
(三)布局未来,构筑消费电子产业链新动能基础。聚焦人工智能及机器人产业,超前谋划布局,重点打造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自动驾驶三大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充分发挥艾迪精密、国兴智能、力凯数控等领军企业示范作用和集群效应,有效引导工业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完善产业链关键短板,针对智能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高性能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和头部本体制造企业实施精准招商。服务机器人产业集群,发挥烟台应用场景丰富及毗邻日韩区位优势,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在烟设立生产基地(配套销售+运维业务)、研发中心、产学研合作平台、创新成果+科创文旅展示中心等项目,重点招引机器视觉、AI技术、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云服务等领域领军企业。自动驾驶产业集群,梳理挖掘一批自动驾驶应用场景,吸引国内外上下游企业来烟洽谈合作,推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带动相关技术率先突破,探索新型商业模式,重点招引车用感知系统、控制系统、通讯系统、执行系统及测试运营等相关领域领军企业。
研究分析了重点行业的目标招引区域。其中,新型显示行业目标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地;高端铜箔行业目标企业主要集中在日本、台湾地区;印制电路板、连接器、引线框架、半导体封测行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智慧家电行业目标企业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北京、杭州;人工智能及机器人行业目标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一是组建一体化招商队伍。由市商务局、投促中心整合专业力量,和领建区市、链主骨干企业及智库团队,共同组建市级消费电子产业链招商团队,主要负责统筹协调、政策梳理、产业研究、招商活动组织、重点项目对接等相关工作。
二是建立项目高效推进机制。实行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专人定期汇集产业链招商信息,对重点招引项目组织产业、投融资、科研等领域专家进行分析研判。项目拟落地区市及时研究落地配套政策、区域,共同保障要素资源,高效推进重点项目落地。
三是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聚焦项目落地完善横向全生命周期联合服务,专班定期汇集项目落地过程中难点、堵点问题,主动对接发改、工信、科技、自规、国资、行政审批等相关部门,国丰、财金等国资平台,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招商、法律服务、政策保障等方面精准为重点项目提供“行业+专业”的优质服务和保障。
烟台市委宣传部外宣科科长赵向阳: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请大家举手示意我。
围绕未来产业投资布局,重点规划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加速园的有关情况如何?
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夹河∙幸福新城指挥部副指挥长 姚建军:
市委、市政府在中心城区核心位置,规划建设了53平方公里的夹河∙幸福新城,目标是打造“生息之城、未来之城”,将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人形机器人领域,重点依靠头部企业带动优势,形成从教育研学到企业孵化再到集成化应用场景打造的全流程产业生态。一方面,建设人工智能机器人教育研学基地,打造人工智能基础教育+拔高教育+赛事训练、赛事运营+研学基地的综合体项目,拉动当地的研学经济和赛事经济,成为领先的人工智能教育先行示范基地。另一方面,推进人工智能机器人嵌入式小镇落地,以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底座,构筑产业集群、场景示范、创业创新要素培育于一体的全场景沉浸式机器人链配群项目。低空经济领域,重点依靠新城在烟台市范围内空域优势,形成从研发到应用再到检验检测、线下销售的全流程产业生态。建设科技创新支撑平台,支持各类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落户,共同组建低空经济创新联盟,扩大空域内旅游观光、低空物流、公共服务等低空规模应用,培育飞行培训、无人机操控等低空衍生服务,打造一批低空应用标杆场景和应用案例。同时,围绕“检验检测、线下销售”两方面,做好配套服务,一方面,打造无人机检测维修4S基地,依托本地骨干无人机企业对检测工作提供硬件支持,招引专业机构单位负责技术培训。另一方面,搭建无人机销售平台,充分发挥新城低空空域和检验检测平台优势,吸引全国无人机企业产品销售聚集,构建销售、检测、维修一体化的后端增值服务体系。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黄渤海新区在园区载体打造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黄渤海新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 毛岩鹏:
黄渤海新区按照“建园区、搭平台、聚资源、强产业”的工作思路,规划建设了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创新园圃,推动消费电子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着力构建上下游更加完备的产业链条。
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创新园圃是市级重点项目,今年10月份正式交付使用,是集众创空间、孵化加速、综合配套和商务服务于一体,具有国际运营水准和鲜明产业特色的花园式生态园区。总投资17.9亿元,占地187亩,共22栋单体,总建筑面积23.2万平方米,布局了研发办公区、产研孵化区和生活服务区三大功能区,包括1栋总部大楼、5栋研发办公楼、5栋中试车间、6栋产研楼、2栋景观餐厅、3栋专家人才公寓及配套商业设施。
创新园圃位于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核心区,集聚万华化学全球研发中心、现代汽车(中国)研发中心、张裕国家级葡萄酒研发中心三大国际研发总部,还布局有清科嘉园研究院、明石创新创业共同体等一批科研平台,并持续加大高产业关联度科研机构招引力度,形成了研发资源密集、科创氛围浓厚、溢出效应凸显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园区通过采取“平台建设、公司运营、社会招商、基金催化”的模式,委托中国通用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智酷双创人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园区招商运营单位,现已落户华新智、齐舜智能等6家优质企业,正在全力推进北京光明信科、康翔电子等10余家意向企业。
下步园区将围绕智能终端及软件、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方向,引进更多优质企业,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强力支撑。
作为烟台市消费电子产业链中新型显示产业集群的骨干企业,请问万润股份的突出优势有哪些?
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以武:
万润股份是一家国有科技型上市企业,主要从事“环保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命科学与医药”四大产业的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公司现拥有约10000种化合物的生产技术,其中4000余种产品已投入市场,在多个世界前沿领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先后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18-2024年度,公司连续7年荣登《中国精细化工百强榜》“前十强”。
万润股份不断深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企业连续8年研发投入强度近7%。截至今年11月末,企业累计已授权专利799项,其中发明专利756项,累计制定4项行业标准。现阶段,万润已逐步建立由管理层为带动核心、前沿领域资深专家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技术研发团队,职能涉及企业研发中心、技术部及各车间工艺室。企业研发技术类管理人员1500余人,超过员工总数的30%。通过不断强化对公司科技型人才的管理,建立多元化创新激励机制,健全科技人才的培养机制,完善以科研专家、研发骨干、青年精英所组成的多层次人才梯队,企业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目前,万润股份在电子信息材料产业领域,高端液晶单体材料方面,万润是世界头部流供应商,企业高端TFT液晶单体材料销量占国际市场份额的20%以上;OLED显示材料方面,万润是全球领先的升华前单体和中间体的生产商,占据全球20%以上市场份额,同时公司也是中国OLED自主创新材料的领军企业。2024年3月,万润凭借“OLED材料”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
新型显示集群作为烟台市消费电子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业链条延伸和产业生态构建具有重大推动作用。接下来,万润股份将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于技术优势与产业化基础,继续深入调研前沿方向,择机选择研发方向、开展研发工作,积极培育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因企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不断加快科技创新项目的成果转化,不断加大国际、国内市场开发力度,不断做大做优电子信息材料主业,持续发挥万润股份在新型显示材料产业集群的先进带动和引领作用。
烟台市委宣传部外宣科科长赵向阳:
感谢黄董事长,提问环节就到这里。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消费电子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大家充分发挥各自平台的优势,围绕今天发布的内容,在重要版面、黄金时段、醒目位置,采取灵活多样的报道形式,把消费电子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的亮点成效宣传好、报道好,提供强有力舆论支持。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感兴趣的问题,会后可以联系背景材料里提供给大家的联系人。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四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们!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