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1月烟台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
胶东在线日讯(记者 许佳琪 摄影 李刚)近年来,烟台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决策部署,始终把工业稳增长摆在首要位置,统筹推进重点产业链“链长制”、企业倍增计划、服务企业专员等工作机制,推动工业经济持续提质增效发展,全市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在12月25日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聚力链式发展”主题系列第十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烟台市副市长、工业互联网生态产业链链长梁勇介绍了烟台市工业互联网产业链的相关情况。
“2024年1-11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连续9个月高于全国、全省平均;1-10月,规上工业利润总额524.9亿元,为全市发展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了优渥的土壤。”梁勇介绍道。
坚持用“链式”思维培育产业“生态”,将工业互联网生态产业链纳入全市16条重点产业链培育,构建起“链长统领链条、链办建在部门、链主领航建链、部门区市联动”的支撑服务体系。印发《烟台市工业互联网生态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明确“一个目标、两篇文章、六大行动”总体思路。形成产业全景“一张图五库”并持续更新,包括289家骨干企业、34类招商信息、140个数字平台、37名权威专家、20多个重点项目。其中,总投资28.2亿元的万有引力数字经济产业研发园、山东云储数字储能装备产业园、联东U谷·芝罘智能制造产业园等1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拟投资64.7亿元的中电光谷智造产业园、万马(芝罘)产业港、烟台智算中心、冰轮能源装备智造园区等20余个项目正在积极跟进,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
印发实施《实施六大行动 聚力链式发展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实施意见》,开展数实融合赋能行动,今年来烟台全市新增“上云用云”企业500家,争创5个省级“产业大脑”和7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打造晨星工厂120个,打造数实深度融合典型案例100余个。设立支持数字化转型发展专项资金,对数字技改、服务商诊断服务、数字化服务商标杆、数字化应用标杆、工业互联网平台、贯标认定等工作事项给予奖补。对服务烟台市重点产业链提质升级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平台企业,实行一事一议制度,有效激发了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
作为全省首批5G网络示范区,印发实施《烟台市5G通信专项规划》,加快5G基站建设,目前已累计开通5G基站2.2万个,居全省第3位。开展“5G进万家”活动,全市5G用户普及率达到76%。5G场景应用加快推进,17个项目入选省级5G产业试点示范企业及项目,“万华化学面向‘互联网+’协同制造的5G虚拟企业专网及应用”和“耕海一号5G智慧海洋牧场”项目斩获国家工信部“绽放杯”5G应用大赛大奖。区域性标识数据生态正在构建,烟台工业互联网综合型二级节点、鸿鹏新能源行业级节点开通运营,目前已围绕食品、机械、能源等领域开展业务推广,累计接入企业1500家,标识解析量661.63亿个。
加快推动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和工业发展全领域的广泛深度应用,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即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结合,旨在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信息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深度融合),75家企业获得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认证,26家企业入围山东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及项目,万华化学获评国家级“数字领航”示范企业,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普及率达到88.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7.8%,数字技术已在工业生产全流程得到广泛应用。
抢抓峰会机遇,加快推进胶东经济圈数字经济生态产业园建设,推动各项成果落地落实,工业互联网生态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全市共拥有工业互联网相关企业300余家,其中瞪羚企业29家、“专精特新”企业40家。拥有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140余个,其中国家级“双跨”平台1个、省级互联网平台20个,3家企业成功入选全省首批14个工业互联网场景。“烟台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产业集群解决方案试点示范”。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烟台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激发经济新势能的新引擎,逐步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和实实在在的综合效益。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